张迪

作品数:14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青年领导干部教学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干部队伍建设沟通能力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军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教书育人(高教论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赤子》《学理论》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探析——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1年第4期92-93,共2页丛艳丽 王晓明 陈立媛 张迪 孙丽丽 
黑龙江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JG201844);2017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四进四信”教改研究专项(编号:SJGSZD2017037)。
“纲要”课作为思政课之一,其重要性不可替代。当前“纲要”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教师的授课内容与现实的脱节、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对实践教学的轻视等问题影响着学生获得感的增强。要增强学生对“纲要”课的获得感,须从转变...
关键词:获得感 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 思政课改革创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世纪桥》2016年第10期63-65,共3页张迪 那威 丛艳丽 
2014-2015年度黑龙江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型工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201409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地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本文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根据新形发展要求,教学内容如何与时俱进;怎样使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等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 
文化安全视域内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价值
《林区教学》2016年第9期71-72,共2页赵丽梅 李大莉 张迪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文化安全视域内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研究”(125340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高校对思政教育工作投入力度较大,但效果却不令人满意。从文化安全的视域出发,探究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以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探索思政教育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以及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路径。
关键词:文化安全 高校思政课教学 实效性 
高校《纲要》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学理论》2014年第6期208-209,共2页于慧 丛艳丽 张迪 
黑龙江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JG201209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了更好地发挥这门课程应有的教育功能,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多载体的考核方式不仅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
关键词:纲要 课程考核 教学改革 
浅析文化安全视阈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意义
《赤子》2013年第23期127-127,共1页赵丽梅 李大莉 张迪 
此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文化安全视阈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125340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投入力度很大,但效果却不太令人满意,实效性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须直面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文化安全视阈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为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用...
关键词:文化安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实效性 意义 
增强青年领导干部与媒体沟通能力的思考
《学理论》2012年第33期6-7,共2页张迪 
青年领导干部作为干部队伍的新生力量,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重任。如何借助媒体力量密切联系群众,有效化解矛盾,赢得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与支持,是青年领导干部必须应对的问题,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政务公开的要求,也是...
关键词:沟通能力 媒体 执政能力 干部队伍建设 青年领导干部 
青年领导干部应提高与媒体沟通的能力
《活力》2011年第19期50-50,共1页张迪 陈莉 初智巍 王炜杰 周立平 彭萍 
基金项目:本文受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新形势下提高青年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研究》的资助(11552251)
一、提高与媒体沟通能力的意义一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面对如此普及而又发达的大众传媒,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有别于传统的传播方式实现传播的新型媒体不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接受...
关键词:青年领导干部 新闻媒体 沟通能力 快速反应能力 传播方式 新闻发布会 大众传媒 数字技术 
构建和谐社会与提高青年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活力》2011年第13期37-37,共1页张迪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新形势下提高青年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研究》资助(11552251)
一、和谐社会的概念和特征 和谐社会是古今中外人类追求的社会理想。和谐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和”、“谐”的最初含义指的都是音乐.“和”,最早见于《礼记·中康》:“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谐”,最早见于《尚书·舜典...
关键词:和谐社会 青年领导干部 执政能力 
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活力》2009年第07X期68-68,共1页张迪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这样的评价:“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经济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树立优良党风 建设和谐社会
《活力》2007年第1期43-43,共1页张迪 
此论文来源于黑龙江工程学院基金项目(C05006)
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和谐社会的蓝图,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同时也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风 六届六中全会 中共中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