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

作品数:9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治学院美术系更多>>
发文主题:书法马克思主义美学书法美学审美范畴哲学意义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艺术教育》《青少年书法(少年版)》《书法赏评》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书法美感生成谫论
《书法赏评》2017年第3期21-22,共2页李唐 
美感是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时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和怡情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欣赏与评价。因这种认识形式带着明显的感情体验愉悦的特征,始终不脱离感性的具体的形象,而又暗含着理性的认识,在欣赏中能够达到怡然自得的境界。书法美...
关键词:感情体验 感性的具体 怡情 认识形式 心理状态 陈振濂 孙过庭 笔阵图 绝岸 书谱 
形式美法则视阈下的书法美探究被引量:2
《书法赏评》2016年第5期9-11,共3页李唐 
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有规律的组合。形式美的法则是人们在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中对现实生活诸多美的形式及其规律的概括反映。书法作为一门视觉艺术,是点、线、面等多种形式因素的...
关键词:形式美法则 书法美 美的法则 形式因素 书法字体 视阈 现实生活 艺术创作 
书法美学中的真与善范畴刍议
《艺术教育》2016年第7期176-177,共2页李唐 
真、善、美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审美范畴,其与假、恶、丑相对立,是人们判定艺术作品真假、高下、美丑的基本标尺。书法美学中的真与善是帮助人们鉴赏书法美的基础。书法之真,即书法艺术中最本质的东西——书写艺术;书法之善,即书法...
关键词:书法 美学 历史传承 
论书法艺术美学中的真善范畴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16年第5期37-38,44,共3页李唐 
真善美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审美范畴,它与假恶丑相对立,是我们判定艺术作品真假高下美丑的基本标尺。所谓真,即事物存在的客观性、本质的规定性及规律性。这是从哲学意义上讲的,推及艺术及美学,则是指艺术种类存在的客观差别性...
关键词:艺术美学 审美范畴 马克思主义美学 书法 质的规定性 艺术作品 哲学意义 真善美 
论书法美学中的真善范畴
《书法赏评》2016年第2期18-20,共3页李唐 
真善美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审美范畴,它与假恶丑相对立,是我们判定艺术作品真假高下美丑的基本标尺。所谓真,即事物存在的客观性、本质的规定性及规律性。这是从哲学意义上讲的,推及艺术及美学,则是指艺术种类存在的客观差别性及其...
关键词:书法美学 审美范畴 马克思主义美学 艺术作品 质的规定性 哲学意义 真善美 假恶丑 
用“两点论”和“重点论”审视书法
《中国钢笔书法》2013年第8期60-62,共3页李唐 
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或日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是一把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钥匙,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准则。"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法则的生动概括,是矛盾观点的方法论表述。作为...
关键词:“重点论” 两点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书法 矛盾法则 运动形式 唯物辩证法 对立统一 
书法美的创造与形式美的法则
《中国钢笔书法》2012年第11期52-55,共4页李唐 
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告诉我们: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它是由艺术家的审美意识而产生、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作品的美。艺术美是美的高级形态,具有比现实美更高的审美价值,给入以强烈的审美感受。创造艺术美,...
关键词:书法艺术 美的法则 美的创造 艺术作品 马克思主义 艺术美 艺术家 艺术理论 
来稿选登
《中国钢笔书法》2008年第6期56-57,共2页姚强 孟庆学 黄鲲 李唐 韦光理 高晓宏 
关键词:来稿选登 
课堂立体教学法的尝试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6期84-85,共2页李唐 刘平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教师成为教学的唯一主角,而学生则成为配角,从而抑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现代教学模式的建立,必须打破旧的模式,使老师和学生同台"演出",甚至让学生成为"主角"。文章拟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学生主动性 学法 立体教学 课堂 教师 现代教学模式 老师 主角 配角 文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