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云

作品数:19被引量:5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反讽语言学思想辞面正名元认知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英语教师》《求索》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托讽取譬:论中国古代寓言的语篇修辞特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42-51,共10页杨庆云 崔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反讽与中国古代史官话语权建构的社会认知研究”(23BYY18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反讽对比研究”(15BYY015)。
寓言是中国古代经典而源远流长的修辞话语之一,以托讽取譬的修辞方式广泛参与汉语语篇范式的建构。近代以来的寓言研究,由于沿用西方寓言体裁观,以及囿于传统的经学、史学视角与文章学理路,长期忽略了其独特的修辞特质。基于自建的语料...
关键词:寓言 托讽取譬 修辞 
视角视域下的反讽建构与认知识解——以欧·亨利小说和鲁迅《故事新编》对比为例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年第10期132-143,共12页杨庆云 张义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反讽对比研究”(15BYY015)。
语言是认知主体对社会现实的表征形式。因时空有别,立场不一,言说者/作者建构的语言,往往是视角化的语言。视角不同,生成的意义迥异。以“辞里”与“辞面”相异而构建的反讽是视角和视角化策略的表征。研究表明:时空视角、感知视角、观...
关键词:反讽语篇 视角 社会认知 识解 辞里 辞面 
春秋笔法与讽语耦合之修辞滥觞被引量: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46-54,共9页杨庆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反讽对比研究”(15BYY015)
自虞舜而至西周,古诗作为讽语的载体存续千余年。春秋时期,周王权衰落而至礼崩乐坏,孔子笔削鲁国旧史作《春秋》,创建春秋笔法寓存微言大义而成为教化新文本,将弦歌讽喻之声的古诗讽语功能,演化为"属辞比事"之文章修辞。"属辞"强调以辞...
关键词:春秋笔法 讽语 属辞比事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反讽语篇识解被引量:3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146-153,共8页杨庆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反讽对比研究”(15BYY015)
认知社会语言学将社会现实和人类的思维准则视为该学科最核心的研究内容。在认知语言学的突显原则和社会语言学的言语交际原则的理论背景下,认知和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是反讽语篇识解的关键。在反讽语篇中,话语者周折于“辞里”与“辞面...
关键词:反讽语篇 社会认知 突显 “辞里” “辞面” 
韩非子的社会语言学思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128-134,共7页杨庆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反讽对比研究"(15BYY015)
韩非子作为先秦诸子集大成者,继承并发扬了诸子百家在哲学、政治方面的许多理念。他著书立说,其中有很多闪光的社会语言学思想。他独创的"说"体和寓意深刻的历史典故、寓言故事,阐释了"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的社会身份性和语境的...
关键词:权势量 共聚量 语境 韩非子 社会语言学 
网络模式下大学英语“写作圈”的实验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6期69-73,共5页杨庆云 
2011年度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大学英语写作多元评价模式--基于WRM2.0在线系统的多元形成性评价研究"(项目编号:11-04-1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探讨依托网络开展"写作圈"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验研究。以网络为交流平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及师生和网络的多元互动的"写作圈",从而改变写作教学模式。网络"写作圈"模式下的多元互动可以充分激发写作前、写...
关键词:写作圈 多元互动 同伴互评 
“过程写作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英语教师》2015年第24期112-113,116,共3页杨庆云 
相较于结果教学法,"过程写作法"更为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写作过程主要包括审题讨论、初稿写作、互评、修改、定稿五个阶段,从这五个阶段探究"过程写作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同时根据实践得出相应的写作教学启示。
关键词:过程写作 多元互动 写作绩效 
语用预设与反讽语篇的建构被引量:7
《外语教学》2013年第6期25-29,共5页杨庆云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认知视角下英语反讽话语的人际意义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2YJA740092)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种语用现象,语用预设在反讽语篇建构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和功能。反讽语篇的连贯引发于语篇内世界诸因素,但意成于语篇外世界诸因素。本文从语用预设隐性介入语篇的视角,归纳了语用预设的语篇外诸因素,阐释了社会规约预设、相...
关键词:语用预设 反讽语篇 建构 
基于WRM2.0在线系统的“双主交互”大学英语写作模式探究被引量:2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5期18-24,共7页杨庆云 
2011年度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大学英语写作多元评价模式--基于WRM2.0在线系统的多元形成性评价研究"(项目编号:1104)的阶段性成果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结合使外语教学的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写作教学法形成了教师和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本文探讨依托WRM2.0在线评估系统,建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WRM2.0为主导的"双主交互"大学英语写作新模式。利用WRM2.0在线...
关键词:WRM2 0在线评估 双主交互 多元评估 
认知参照点与反讽的识解被引量:13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年第1期14-17,21,共5页杨庆云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认知视角下英语反讽话语的人际意义建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YJA740092)
参照能力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最基本方式之一。本文将Langacker的认知参照点(CRP)原则拓展用于反讽话语的分析,并根据Lakoff关于理想认知模式(ICM)的四种建构原则,提出四种反讽话语的多维认知参照点模式:"悖论式认知参照点模式"、"类比式...
关键词:反讽 认知参照点 辞里 辞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