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明明

作品数:51被引量:12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三美论意美形美音美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国语言文学》《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翻译(中英文)》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会翻译学视角下《三十六计》英译的译者文化互动对比分析
《运城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83-88,共6页车明明 汤悦赢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1YJA740003)。
在布迪厄社会翻译学理论框架中,翻译过程被看作一种文化再生产过程。文化再生产即翻译的文化创造过程,它揭示了翻译过程中译者与社会与自身的互动关系,指出翻译结果受制于译者所处的社会结构及译者自身的心态结构这两大因素。本研究基...
关键词:社会翻译学 文化再生产 译者文化互动 《三十六计》英译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主题歌翻译中的“三美”探析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60-64,共5页叶娇娇 车明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比较诗学视域下中西译学核心话语对比分析”(编号:21YJA740003)。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翻拍自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菲兹杰拉德的同名小说,讲述了20世纪美国年轻人追寻“美国梦”的精神理想与社会现实,体现了美国社会年轻人命运的坎坷和悲凉。电影主题歌《阅尽浮世繁华》(Young and ...
关键词:“三美论” 音美 形美 意美 《了不起的盖茨比》 
华兹华斯诗歌语言变异的文体学分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43-147,共5页车明明 叶娇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1YJA740003)。
变异是因打破语言使用常规而形成的语言表达形式,它是一种重要的文体手段。诗歌中的语言变异能起到深化语言内涵、强化语言张力、提升语言表现力的作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华兹华斯的诗歌风格简约恬淡、文字质朴清新,变异的语言使...
关键词: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诗歌 语言变异 文体学分析 
认知诗学视域下诗性隐喻的翻译研究——以卞之琳《断章》的翻译为例
《翻译研究与教学》2023年第2期80-86,共7页车明明 
到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比较诗学视域下中西译学核心话语对比分析”(项目编号:21YJA740003)的资助
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认知诗学旨在探索文学对象内在的思维机制和运作机理,因而与具有认知特性的诗性隐喻研究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合宜性。本文首先阐述了认知诗学的本质、哲学基础及其对诗性隐喻的解释力,然后以认知诗学为理论基础,以诗...
关键词:认知诗学 诗性隐喻 图形-背景理论 可能世界理论 
比较诗学视域下《狼图腾》翻译中的诗学转换被引量:1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3年第7期69-74,共6页车明明 刘云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1YJA740003)。
作为文学和人文研究的手段,比较诗学旨在对比和揭示不同文化间研究对象的一般理性特性、规律及原则,而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媒介也着眼于不同语言与文化的对比性探究,因而比较诗学可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比较诗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认...
关键词:比较诗学 《狼图腾》 诗学转换 诗学对等 
“三美论”翻译理论及其应用学术史纵览探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61-166,共6页车明明 温建平 刘淑勤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比较诗学视域下中西译学核心话语对比研究”(21YJA740003)。
采用定性研究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运用定性研究法对许渊冲的“三美论”翻译理论进行本体溯源,另一方面运用量化分析法对其应用学术史进行历时研究。研究以过去34年来(1987-2021)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键词为“许渊冲”“三...
关键词:许渊冲 “三美论” 理论应用 应用学术史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变异特征分析被引量:1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2年第9期52-57,共6页车明明 刘淑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比较诗学视域下中西译学核心话语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1YJA740003)。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手段,变异通过背离语言常规使得语言更具表达力。变异不仅能强化诗歌的主题,也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审美体验。狄金森是与惠特曼比肩的美国现代主义诗人,其诗歌大量使用变异语言,表现出别具一格的文体特征。从书写变异...
关键词:狄金森 变异 语言常规 背离 
庞德诗歌意象翻译中的诗学认知:比较诗学视角被引量:3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281-289,共9页车明明 刘淑勤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比较诗学视域下中西译学核心话语对比研究”(编号:21YJA740003)。
作为比较文学的重要分支,比较诗学基于文化的可比性进行文学对比研究,旨在揭示研究对象的一般规律和相互关联。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是情感表达的载体。因语言特征和文化思维的差异性,中西对意象的认知有互通之点,更有殊异之处。以比较诗...
关键词:意象 意象翻译 庞德 比较诗学 诗学认知 
雪莱诗歌中通感隐喻的认知研究
《海外英语》2022年第12期68-69,86,共3页刘淑勤 车明明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编号:21YJA740003)。
通感作为一种特殊的概念隐喻,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雪莱作为英国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其诗歌中含有大量的通感隐喻。该研究以通感隐喻理论为依据,首先阐释通感隐喻的认知理据,最后以雪莱诗歌为文本分析其诗歌中通感...
关键词:通感 通感隐喻 雪莱诗歌 认知 
文学作品诗性美的翻译再现——以小说《带灯》中主人公往来信件为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28-32,54,共6页车明明 尹谨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8YJA740005)。
诞生于20世纪下半叶的文化诗学理论着眼于文学作品的诗性探究。贾平凹的小说《带灯》表现出鲜明的地域语言诗性特征,尤其是主人公带灯写给其爱人元天亮的信件更是具有突出的诗性特征。这些信件形成诸多对自然景物描写的审美意象,表达了...
关键词:贾平凹 文化诗学 诗性 生态美 意境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