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娟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州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公开课心智活动文字符号植根从一而终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福建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游牧在“语文”的世界——一个语文教师的生活方式
《福建教育》2018年第45期62-63,共2页陈秀娟 
初为人师时我也曾迫切地希望自己也能像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一样,知道如何去开授公开课,“孜孜不倦”地做一个学习者和倾听者。于是,我常常出现在省图书馆的阅览室,大量阅读名师的授课实录,用笔圈点勾画书中精彩的部分。但那时候,许多东西...
关键词:语文教师 生活方式 世界 游牧 省图书馆 教学环节 老教师 公开课 
弥合课内外阅读,构建“立体整合式”阅读——以《最后一头战象》为例
《福建教育》2018年第27期47-49,共3页陈秀娟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以“游牧阅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7-499)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因材施教"中的"材",原本指学习者的能力、性格等个性特质,但有人也把"材"借指"教材",或者兼容教学中需要吃透的"学生"和"教材"这两个维度。在日常教学中,教材的作用以及对教学本身的制约性往往有可能被教师所忽视。
关键词:课内外 阅读 弥合 整合 立体 日常教学 因材施教 个性特质 
植根于“对话”的深度阅读被引量:2
《福建教育》2018年第19期35-37,共3页陈秀娟 
我们期待的阅读,不仅止于浮光掠影地扫过一排排文字符号,更应是一种具有内生价值的心智活动。"对话",是一条不可或缺的路径———"对话"有助于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深入到那由作者创造的天地人的独特世界,激活作为读者的学生的生活体...
关键词:“对话” 阅读 文字符号 心智活动 生活体验 读者 学生 作者 
由“听”而来的交响乐章——以《渔歌子》为例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品德版)》2018年第1期114-115,共2页陈秀娟 
古人造字必有其理。观"听"字,在篆书里,右侧为"十目一心"。观其形揣其意:"听"光启用耳朵远远不够,得多看,还得由心碰撞思考,才能得其真意。回到课堂。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要求孩子来"倾听"。然而,沉潜到课堂中仅仅是这样吗?...
关键词:渔歌子 光启 篆书 文本 景物 维度 蓑衣 张志和 教学策略 西塞山 
“门”在哪儿
《福建教育》2017年第27期16-17,共2页陈秀娟 
"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周国平先生在谈及如何读书时提到:"书籍少的时候,我们往往从一本书中读到许多东西。我们读到了书中有的东西,还读出了更多书中没有的东西。如今,书籍愈来愈多,我们从书中读到的东西却愈来愈少……"所幸,...
关键词:周国平 一本 狐狸狗 伙伴们 林良 面饼 台湾地区 林文宝 藏书楼 桂文亚 
从“一”而终,“略”有乾坤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2014年第1期18-19,共2页陈秀娟 
综观当下的观摩课品,多为“工笔细描”的精读公开课,却少见“简要勾勒”的略读课。也许缘于对略读课定位之模糊,抑或害个白精略之间难以把控,越教越“糊涂”,在大型比赛及观摩课中少有教师选用略读课文来展示教学。而我在日常教学...
关键词:青年教师 教学观 提升能力 公开课 学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