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海荣

作品数:41被引量:432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茶树茶叶茶树种质资源种质资源光合特性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茶叶》《茶叶科学》《中国茶叶》《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PVPP吸附茶多酚特性及其在绿茶饮料中的应用被引量:2
《茶叶》2019年第2期61-68,共8页徐悦 须海荣 孙丽丽 陆遥 庄丽明 叶俭慧 
浙江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LQ16C160001)
本文研究了PVPP吸附茶多酚特性及其在绿茶饮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PVPP能有效去除绿茶中过多的茶多酚,而基本不影响其他品质化学成分。PVPP对茶多酚的吸附在2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容量的70%,25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在15~95℃、pH值3.5~6.5...
关键词:PVPP 绿茶饮料 茶多酚 儿茶素 色差值 浊度 
浅析NFC脐橙果汁中的“后苦味”问题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18年第2期00063-00066,共4页方瀚墨 须海荣 
NFC 脐橙果汁中的“后苦味”问题是世界柑橘属果汁加工业的一大障碍,类柠檬苦素生物脱苦法是目前改善苦味的首选方法。主要概述脐橙果汁柠檬苦素后苦味来源、类柠檬苦素生物脱苦方法及其他有关脐橙汁脱苦的国内外最新发现,并针对已有信...
关键词:类柠檬苦素 脐橙 “后苦味” 生物脱苦 
绿茶儿茶素类生物标记物的检测及应用被引量:1
《茶叶科学》2017年第5期429-441,共13页孙丽丽 曾祥泉 Nilesh W Gaikwad 王欢 须海荣 叶俭慧 
美国农业部国家粮食和农业研究所专项基金(#CA-D-NTR-2104-H);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基金[2015]3024
绿茶被认为具有多种生理功效,但临床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仍存有争议。绿茶儿茶素类生物标记物检测方法的建立是为了从代谢物水平研究绿茶及其提取物对人体的生理效用,有助于阐释绿茶生理功效的作用机理,并避免或减轻由于摄入样品化学组...
关键词:绿茶儿茶素类生物标记物 HPLC-EC 儿茶素化合物 EGCG 代谢产物 流行病学 综述 
茶树“龙井43"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及其系统进化(英文)被引量:8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4年第4期404-412,共9页叶晓倩 赵忠辉 朱全武 王营营 林张翔 叶楚玉 樊龙江 须海荣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中国茶树品种龙井43"叶绿体基因组的全序列进行测定,拼接补洞后再利用Sanger测序法对序列进行验证,最终得到龙井43"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KF562708.1).该基因组大小为157 085bp,其中大单拷贝区的...
关键词:龙井43 叶绿体基因组 高通量测序 亲缘关系 系统发育树 
“六十春秋 薪火相传”——热烈庆祝浙江大学茶学系建系60周年
《茶叶》2012年第4期I0004-I0005,共2页须海荣 
在这秋风送爽的金秋,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迎来了我系建系60周年。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与全体校友一样,感到无比的激动!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和嘉宾欢聚在美丽的启真湖畔,隆重庆祝茶学系建系60周年。在此,我谨代表茶学系...
关键词:建系 茶学 浙江大学 春秋 
Caco-2细胞模型在茶叶生物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茶叶科学》2012年第6期471-479,共9页谢艳兰 郭昊蔚 郑羡慕 须海荣 Wilfried Andlauer Agnieszka Kosinska 
Caco-2细胞单层的形态和功能特性都类似于人小肠上皮细胞,是研究营养素或药物吸收、转运和代谢的一个重要体外模型,近年来在茶叶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Caco-2细胞中儿茶素、茶氨酸、没食子酸和咖啡碱的吸收和转运...
关键词:CACO-2细胞模型 茶叶 生物活性成分 吸收和转运 代谢 药效机理 综述 
不同茶树品种中黄酮苷含量的测定被引量:19
《茶叶科学》2012年第2期122-128,共7页吴春燕 须海荣 Julien Héritier Wilfried Andlauer 
本研究采用液相质谱技术分离、鉴定了茶叶中的12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包括1种芹菜素苷、2种杨梅素苷、5种槲皮素苷和4种山奈酚苷。结合标准品及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测定了8种不同茶树品种中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茶树品种中黄...
关键词:茶树品种 黄酮苷 槲皮素 杨梅素 山奈酚 
电化学法快速测定茶多酚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8
《茶叶科学》2011年第3期179-186,共8页朱丹 须海荣 Martial Geiser Mario Bernabei Wilfried Andlauer 
基于电化学循环伏安法,讨论了3种低成本自制工作电极——银电极、碳糊电极和玻碳电极在茶多酚含量测定应用上的可行性。通过分析茶多酚在电极表面的氧化还原行为,发现所制银电极不适宜检测茶多酚,碳糊电极、玻碳电极的氧化电流峰值与茶...
关键词:电化学 茶多酚 含量 电极 快速检测 
茶叶中的黄酮醇类物质及对感官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6
《茶叶》2010年第1期14-18,共5页林杰 段玲靓 吴春燕 须海荣 
黄酮醇及其苷类是茶多酚中重要的组分,含量仅次于黄烷醇类,对茶叶感官品质、生理功能等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茶叶黄酮醇类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其在茶树中的分布、含量及存在形态,并对黄酮醇类在茶叶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
关键词:茶叶 黄酮醇 黄酮醇苷 槲皮素 山奈素 杨梅素 感官品质 
采用SPME-GC/MS联用技术对龙井茶香气成分的测定分析被引量:61
《茶叶》2008年第2期85-88,共4页代毅 须海荣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西湖、越州、钱塘三个产区的龙井茶的香气物质,经GC/MS分析,共分离鉴定出3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西湖龙井含有26个组分、钱塘龙井32个组分,越州龙井25个组分,含量分别占其提取物总量的56.21%、55.32%、55.19%。不同产...
关键词:SPME—GC/MS 龙井茶 香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