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斌

作品数:31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大港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教师课程资源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心灵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论坛》《思想理论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国德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记得住乡愁:《文化生活》的课程使命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年第5期23-24,共2页李勇斌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3年末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中这句充满诗意的话引发读者广泛关注,“记得住乡愁”成为触动媒体神经的热点话题。马年之初,《人民教育》刊文:“记得住乡愁”是一个...
关键词:《文化生活》 乡愁 课程 《人民教育》 城市融入 热点话题 大自然 中这 
向美而教:“散步美学”视野下的政治课教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年第10期18-19,共2页李勇斌 
散步,是一种轻盈恬适的生命姿态。在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的发展过程中,宗白华先生所开创的“散步美学”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宗先生在《美学散步》开头指出:“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柬的行动。”有人这样评价宗白华的“散...
关键词:《美学散步》 中国美学精神 政治课教学 20世纪 独特地位 自由自在 宗白华 
节俭悖论:“舌尖上浪费”的美丽神话被引量: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年第5期6-7,共2页李勇斌 
今天,当“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网络媒体焦点话题而触动社会神经的时候,我们有必要重温西方经济学著名的“节俭悖论”。《经济生活》“生活与消费”单元介绍了西方经济学家曼德维尔博士的蜜蜂寓言:一群蜜蜂为了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
关键词:节俭悖论 浪费 《经济生活》 西方经济学家 神话 中国社会 城市贫困人口 网络媒体 
情感“蜗居”岂能强拆
《浙江教育科学》2012年第5期54-55,共2页李勇斌 
一、案例描述 晓荻(化名)是我班一位端庄淑雅,富有才气的女孩。担任语文课代表,学习成绩优秀,高一期间被评为校“三好生”。我很欣赏她在周记中的一句话:我热爱学习,却不喜欢上学。
关键词:情感 学习成绩 “三好生” 课代表 女孩 语文 周记 
师生经历:思想政治课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育论坛》2012年第4期40-42,共3页李勇斌 
“经历”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做过、见过或者遭遇过的事情。在思想政治课诸多课程资源中,教师与学生的亲身经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是基于师生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而展开对话和分享经验的地方,...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 课程资源 亲身经历 师生 现代汉语词典 生命体验 现代教学理论 “有我之境” 
中学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人文幽思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年第11期23-24,共2页朱建国 李勇斌 
中学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懂得社会历史不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决定的,不是由神和上帝主宰的,而是在人民群众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更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整...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中学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引导学生 人文主义情怀 社会历史 生产关系 群众实践 
一节无法“生成”的课被引量: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年第6期49-50,共2页朱建国 李勇斌 
那天,我刚准备上课,一位瘦弱儒雅、戴着眼镜的男生忽然站起来,发表了一番义正词严的演讲——我最近听说了一些事情,让我相当的气愤和不解。在黑河,某人大代表夜间在街上闲逛时,被一位市民的大型犬咬伤,便对这位市民破口大骂,问...
关键词:人大代表 市民 咬伤 
感悟中华文化 寻觅精神家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片断赏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年第1期69-70,共2页李勇斌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分别从“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两个方面阐述中华文化的两大基本特征。其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分别从独特性、地域性和民族性三个方面进行切入。我校张蓓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凸...
关键词:中华文化 教学片断 精神家园 赏析 感悟 寻觅 《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 
做一个“善喻”的政治教师
《教育论坛》2011年第6期40-41,共2页李勇斌 
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来实现。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课堂教学语言属于语言艺术的范畴,古人云:“善喻者——喻明数理。”意思是说巧用比喻有助于讲清道理。著名作家秦牧把比喻称为...
关键词:政治教师 课堂教学语言 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艺术 思想政治学科 课堂教学效益 教学效果 著名作家 
《观众心理学》与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大参考》2011年第17期12-13,共2页李勇斌 
一个偶然的机会有幸拜读了余秋雨先生早年关于戏剧理论的力作——《观众心理学》,亦称《戏剧审美心理学》。作者在书中开宗明义指出:“任何学问触及人类心理,就是二种思维升级,心理活动是种种学问最深刻、真实的动力源。”作者对于...
关键词:审美心理学 课堂教学 观众 戏剧理论 人类心理 心理活动 余秋雨 动力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