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禄

作品数:12被引量:9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胎儿胚胎发育分叶形态学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心理发展与教育》《生物学教学》《中国教育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研究被引量:79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第4期35-39,共5页张亚玲 杨善禄 
本文对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中,随年级的升高,表面型动机的强度呈上升的趋势,深层型动机与成就型动机呈减弱的趋势;中学生的学习策略与学习动机...
关键词:中学生 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 
微格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好方法被引量:5
《中国教育学刊》1994年第2期53-54,共2页杨善禄 
微格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好方法首都师大杨善禄微格教学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产生于美国的教育改革运动之中,是为了有效地培训教师而开发的。它主要用来培训教师的教学技能,同时也可以用于其它专业技能的培训。微格教学诞...
关键词:微格教学 教师教学 培训教师 高教 教学技能 教育改革 教学效果 承认 国家 诞生 
国人胎儿形态学研究 Ⅵ.胚胎外生殖器分化和胎儿睾丸位置观察被引量:2
《男性学杂志》1993年第2期92-93,共2页王先荣 孙宏 陈慧玲 刘志勋 郝依群 杨善禄 
本文报道了国人9~13周龄43例胚胎外阴生殖器分化的情况与13周龄以上526例男性胎儿睾丸下降的解剖观察与统计。结果表明,外生殖器在9周前未辨认出性别,第10周时可辨认出男性,第12周男女性别区分明显。睾丸下降位置20周龄前全部平髂嵴,2...
关键词:外生殖器分化 睾丸下降 胎儿 胚胎学 
国人胎儿卵巢组织发生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2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2期74-78,共5页杨善禄 郝依群 王彩华 阮琴 岳会玲 
全国解别学会胚胎测量工作委员会上的课题
在16~38周41例胎儿中,取右侧卵巢固定于Bouin液中,制成切片,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了卵巢的发育过程。见到卵巢表面上皮随胎龄变化而发生变化;20周胎儿卵巢出现白膜,到36周时发育完整;16周时在卵巢皮质和髓质交界区出现原始卵泡,20周...
关键词:人胎 卵巢 组织发生 卵泡 
国人胎儿肾上腺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第4期64-69,共6页郝依群 杨善禄 王彩华 王先荣 
本文对12~36周28例胎儿肾上腺的组织结构进行光镜下观察、测量、显微照相。结果表明,胎儿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发育不同步。12~36周永久皮质厚度的发育曲线比较平稳,随胎龄增长的变化不明显;临时皮质的厚度随胎龄增长变化明显,其发育曲线...
关键词:肾上腺 皮质 髓质 胎儿 永久皮质 
胎儿脑重测量及其发育规律的数学模型被引量:1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第2期45-48,共4页王先荣 崔胤 亢效虎 常英俊 薛庆善 毛叔其 杨鹔 郝依群 杨善禄 
本文报道尸检测量了兰州地区600例4~6月龄汉族新鲜胎儿的脑重。并根据测量值进行了曲线拟合,建立了胎儿脑重发育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不但能确切反映脑重与胎龄关系连续发展规律,而且还可以作为揭示胎儿脑重发育规律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胎儿 脑重 测量 发育 数学模型 
膝跳反射电动教具的研制被引量:2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第4期90-93,共4页杨善禄 张文霞 赵枚 
本文根据膝跳反射的生理过程,研制了一个电动模拟教具,
关键词:膝跳反射 教具 电动模型 研制 
国人胎儿形态学的研究 Ⅱ胎儿肺叶间裂和肺的分叶
《兰州医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8-9,共2页王先荣 刘志勋 薛庆善 郝依群 杨善禄 
本文报告对国人3-10月龄胎儿尸体611例的1222侧肺的叶间裂和分叶的观察,结果表明:完全肺叶间裂占77.49%;不完全肺叶间裂占22.18%;无肺叶间裂占0.32%。按肺的叶间裂(完全叶间裂和不完全叶间裂)和肺叶的多少,可将肺分为8型:最少一叶,...
关键词:胎儿  叶间裂 
国人胎儿形态学的研究——胎儿肾脏的分叶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第1期33-36,共4页王先荣 刘志勋 郝依群 杨善禄 
对兰州地区4至10月龄的新鲜胎尸568例中的1136个肾脏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胎儿的肾脏是分叶的,肾叶的形状、大小和数量有较大差异。其分叶的数目,从4月龄到10月龄,先是逐渐地增多,以后逐渐减少,形成一个倒“U”字形。因此,胎肾的增长...
关键词:胎儿  分叶肾 形态学 汉族 
在生物课中进行“学导法”实验
《中国教育学刊》1989年第1期46-,63,共2页杨善禄 
从1983年开始,我和几位中学教师进行了“学导法”的实验。实验班分别是:花园村中学理科班高二(2)和高二(3)以及文科班高二(5);育英学校高二(1)和高二(2),初一(1)和初一(2);师院附中初三(2)和初三(3)。实验内容分别是高二生物学的DNA的...
关键词:学导法 生物课 学生头脑 感觉器官 实验内容 教学过程 生物学 中学教师 实验班 初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