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霞

作品数:17被引量:6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伯氏疏螺旋体莱姆病克隆莱姆病螺旋体外膜蛋白A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应用预防医学》《解剖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OY-TES-1 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肽的预测、鉴定及体外抗瘤效应初探
《解剖学杂志》2021年第S01期196-196,共1页范蓉 曾霞 黄巍 罗彬 陈芳 赵飞兰 谢小薰 
本实验采用表位预测软件BIMAS和SYFPEITHI对靶抗原OY-TES-1进行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肽的预测和筛选,并合成了7条OY-TES-1的CTL表位肽:P1(ALLTPTWKA)、P2(RLSNNVEEL)、P3(VLCSQPVSI)、P4(QLPHTEALL)、P5(LLASQSLSI)、P6(MIMENIQEL)和...
关键词:稳定性实验 靶抗原 表位肽 表位预测 VLC 亲和力 限制性 
某医科大学学生乙肝疫苗补种效果和补种意愿研究被引量:1
《应用预防医学》2019年第3期204-206,共3页陈家瑞 陈琪邦 余飞 王启辉 蓝利 曾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60556);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GXNSFAAO53125);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598074)
目的了解某医科大学学生乙肝疫苗补种后的免疫效果和大学生乙肝疫苗的补种意愿,为选择加强乙肝补种的时机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校2013年、2014年入学的311名医学生,分析其在免疫后第1、2、3年后的血清乙肝表面抗原抗体(抗-HBs)阳性率,...
关键词:大学生 乙肝疫苗 免疫效果 补种意愿 
用班主任角色助力临床医学本科教改班学习——以“医学免疫学”为例被引量:3
《科教导刊》2018年第22期119-120,139,共3页唐深 曾霞 王启辉 刘登宇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JGB174);广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3XJGB43;2013XJGW02)
临床医学教改班是我国追赶国际医学教育的步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医学教育实质等效的医学专业认证制度必需的一项有挑战的医学教育改革。利用班主任角色,把学习辅导融入班主任工作。结合教改班教改课程设计要求,建立强有力的教...
关键词:班主任 临床医学本科 教改班 医学免疫学 TBL 
利用TBL等混合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为例被引量:3
《科教导刊》2018年第19期109-110,131,共3页唐深 曾霞 王启辉 刘登宇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JGB174);广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3XJGB43;2013XJGW02)
医学检验本科的学习时间从5年减为4年,教学时间明显缩短。我们采用以TBL为主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分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探索性实验三个层次对原来的"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课程做了新的设计改革,各层次之间紧密联系,起到承前启后,逐步提...
关键词: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检验本科 实验教学 TBL 
Glypican3、MMP-9和MMP-14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被引量:21
《重庆医学》2014年第2期173-176,共4页刘敏 曾霞 侯恩存 王树声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Glypican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的表达特征,关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本试验以102例原发性肝癌作为观察组,以80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组,...
关键词:肝肿瘤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14 预后 
广西莱姆病的初步调查研究被引量:6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3年第12期1225-1228,共4页李永学 刘敏 王树声 廖国厚 曾霞 
莱姆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因该病1975年首先发现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莱姆地区而被命名为莱姆病。莱姆病的病原体已证实为伯氏疏螺旋体,其有多种动物宿主,主要通过硬蜱叮咬传播。
关键词:莱姆病 初步调查 广西 伯氏疏螺旋体 人兽共患病 康涅狄格州 莱姆地区 动物宿主 
从桂黔交界地区中华硬蜱中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被引量:7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0年第3期238-240,共3页李永学 王昭孝 曾霞 王树声 余春 周敬祝 
目的从桂黔交界地区捕获的蜱中分离莱姆病螺旋体,以探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区)和贵州省莱姆病的传播媒介。方法用BSK-Ⅱ培养基从蜱中分离莱姆病螺旋体。用PCR扩增分离菌株的5S~23SrRNA基因间隔区,将PCR扩增产物克隆后测序,通过将测序...
关键词:莱姆病 伯氏疏螺旋体 中华硬蜱 基因型 
艾滋病专题联合讲座的近期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9年第3期27-30,共4页李春灵 张志勇 吴继周 曾霞 
目的了解为培养医学生整体医学观和预防医学思想而开创的新型教学方法——联合讲座的教学效果。方法对低年级学生以联合讲座(4学时)形式落实各学科对艾滋病的教学要求,即由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教师共同完成讲座;比较低年级学...
关键词:艾滋病 讲座 效果评价 
广西乐业县林区莱姆病螺旋体分离及鉴定被引量:2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年第12期1269-1270,共2页李永学 王树声 曾霞 廖国厚 
为查明广西地区莱姆病的传播媒介以及是否存在B.valaisiana之外基因型莱姆病螺旋体,于2004年在乐业县林区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莱姆病 伯氏疏螺旋体 鉴定 广西地区 
广西南宁市上尧码头首次发现莱姆病疫源地被引量:3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年第7期1411-1413,共3页李永学 曾霞 廖国厚 廖安然 王树声 陆新 邓宁 
目的:调查广西省南宁市上尧码头是否存在莱姆病疫源地。方法:用BSK-Ⅱ培养基培养的方法从捕获鼠的膀胱分离莱姆病螺旋体。用PCR扩增分离菌株的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将PCR扩增产物纯化回收后测序,通过将测序结果与基因库中莱姆病螺旋...
关键词:莱姆病 伯氏疏螺旋体 基因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