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作品数:13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春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古诗词吟诵互联网诗意诗歌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农业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科教导刊》《安全与环境学报》《长春教育学院学报》《现代职业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摇摇晃晃走出来的人间诗意——精神生态视域下余秀华诗歌赏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52-58,共7页李艳 
长春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研究”(JKBLX2022094);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新课程视阈下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培育的诗歌教学研究”(GH22492)。
在精神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社会背景下,诗歌创作开始朝着更加澄明的方向发展,不仅满足了诗歌爱好者的自身需要,也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余秀华以审美的眼光关注社会、关注生活,通过诗性化的语言表达出农村底层女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关键词:余秀华 诗歌 叙事 精神生态 
语文教学心理学指引下的中学生古诗词吟诵教学研究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60-66,共7页李艳 柴玉红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媒体传播下的古诗词吟诵教学研究”(GH181311);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中华文化传承与德育实践研究”(GH180679)。
从语文教学心理学理论的角度来讲,吟诵教学法有助于中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语文教学心理学要求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吟诵教学时,也要以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在教学上可以从在吟诵中感知诗意,在诵读中领悟诗词...
关键词:古诗词 语文教学 心理学 吟诵 文化内涵 
音乐辅助古诗词吟诵教学的有效性探析被引量:2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71-75,共5页李艳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媒体传播下的古诗词吟诵教学研究”(GH181311);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中华文化传承与德育实践研究”(GH180679).
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采用吟诵教学法,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吟诵,自觉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情感美和意境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以往古诗词教学单一的讲解分析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局面。在执行过程中,要注重遵循目的性、一致性、...
关键词:古诗词 吟诵 音乐 课堂氛围 
大型真菌在古代彝族文学作品中的体现被引量:1
《中国食用菌》2019年第12期124-125,131,共3页李艳 
2018年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GH181311).
古代真菌分布在森林资源丰富、大型真菌种类繁多的地区,如: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份,这些省份都是彝民聚居的地方,彝民自古就有实用野生菌的记录和栽培食用菌的技术,这些事迹在古代彝族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部分古代彝文文献尤其...
关键词:大型真菌 古代彝族 文学作品 医药价值 
信息时代下语言安全与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评《互联网场域的语言安全与中华文化传播研究》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9年第6期2243-2243,共1页李艳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已经深人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正在变得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利用智能手机等工具,通过互联网来进行语言沟通,并且获得各种语言信息。面对这种情况,互联网语言...
关键词:智能手机 互联网 中华文化传播 信息时代 语言沟通 场域 文化的传播 
互联网与新媒体下古诗词吟诵的课堂教学策略被引量:1
《科教导刊》2019年第29期150-151,共2页赵一嘉 李艳 
吟诵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曾在社会的变革中被不幸搁浅,如今又在互联网与新媒体的推动下重新焕发生机。传统的古诗词吟诵课堂教学往往走向模式化,固定呆板的授课方式和缺乏生动的课堂往往让学生难以领略古诗词的意蕴,对吟诵古诗...
关键词:古诗词 互联网 新媒体 媒介 教学 
关于中学语文教育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探析被引量:5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8年第3期22-23,共2页李艳 
语文学科是中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人文素养在语文教育中的较为突出的体现,其人文素养的培养方法也比较丰富,如语言语感的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识字、写作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伐善思维,提高审美情趣,形成良好健全...
关键词:中学教育 语文教育 人文素质 
文本细读法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66-69,共4页李艳 杨春 
长春市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CJKG20160297)
依据西方文本细读这一文学批评理论,运用国内有关细读的"还原法""比较法""质疑法"等文本细读策略,分析如何将其更好地运用到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其古典文化内涵,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文本细读 古诗词 还原法 比较法 质疑法 
在幼专生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略被引量:1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72-73,共2页李艳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幼专院校古诗词教学美育渗透的实践研究"(16Q341)
语文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策略强化对学生美育的渗透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充分利用声情并茂的诗意化的语言和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进行教学,还要采取讨论式阅读和拓展式阅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他们的审美感悟能力。
关键词:幼专生 阅读教学 审美能力 古诗词 
绽放的底层诗歌写作诗意的底层民众生活——我读余秀华诗歌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20-22,共3页李艳 
农民诗人余秀华创作了属于底层农民的诗歌。她对底层生活进行审美化的思考,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恰当地使用意象,创作了很多体现底层农民生活诗情画意的诗歌。
关键词:余秀华 底层诗歌 日常生活 诗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