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作品数:765被引量:5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话题作文高考展评优秀作文高考作文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例谈2022年高考语文卷作文题的发展与创新
《辽宁教育》2022年第21期93-96,共4页陆雅琴 唐惠忠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时代对于人民特别是青年的深切呼唤。纵观2022年高考全国各省区作文题,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多道立足于“创造意识”“创新能力”的培育,着力引导广大考生思辨“独创与适宜”“事业规划与...
关键词:立德树人 观念与方法 创造意识 青年学子 守正创新 创新能力 作文题 追梦人 
高擎“创新”“创造”的鲜明旗帜——2022年高考语文卷作文题选析
《应用写作》2022年第9期45-50,共6页陆雅琴 唐惠忠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历史和当下都证明,创新是民族生存、发展的不竭源泉,是时代对于人民特别是青年们的深...
关键词:日日新 高考语文卷 作文题 创新 民族 
在"追问"中掘进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年第22期71-72,共2页陆雅琴 唐惠忠 
写高考作文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回答考题中的多个问题,要回答问题,先得弄明白问题是什么,需要我们回答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答……由此,"追问"思维便产生了.就议论文来说,其目的是说理,让读者相信你讲的道理是正确的.那么,讲道理时就要从感性...
关键词:高考作文 讲道理 议论文 考题 感性到理性 追问 说理 推敲 
凝眸深处
《创新作文(初中版)》2019年第1期12-12,共1页徐亦陆 唐惠忠(指导) 
我再度回到乡下,那间房子里的东西几乎都被搬空了,只剩一张黑白照片和一张彩色照片挂在墙上。曾祖母是个不苟言笑的人,我印象中,她对曾祖父也是不冷不热的。我出生时,她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听别家的老人说,曾祖父、曾祖母是没什么...
关键词:黑白照片 彩色照片 
由细微处见精神——人物描写技法之“细节生辉”
《创新作文(初中版)》2018年第12期32-35,共4页唐惠忠 
写记叙文,离不开人物形象的塑造;而要塑造出血肉丰满的形象,必须借助于生动鸽细节描写。成功的细节描写可达到一字传神、显现人物精神的效果,同学们可从下面的细节描写技法和例文中获得启示。
关键词:人物形象 描写技法 人物精神 细节描写 记叙文 传神 
用爱倾听
《创新作文(初中版)》2018年第4期6-7,共2页方冠晴 唐惠忠(指导老师) 
那段日子,我被楼上楼下的住户折磨得快疯掉了。我家住二楼。住我楼下的,是一对下岗夫妇。为了生活,这对夫妇买了一辆破旧的三轮摩托车,每天出去载客,深更半夜才回来。那辆摩托车破旧得像个哮喘病人,每晚,我躺在床上,刚有一点睡...
关键词: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评点式阅读教学三题
《学语文》2018年第2期26-28,共3页王小明 唐惠忠 
评点式阅读相比其他学习方法,更能体现新课标强调的“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等基本理念。本文就评点式阅读教学作了三个方面的阐释:一、评点式阅读的优势;二、评点式阅读的基本步骤;三、...
关键词:评点 阅读 课堂教学 
《父亲》教学设计
《学语文》2018年第1期29-30,共2页唐惠忠 
[教学目标] 1.感悟父亲对儿子的拳拳之意,以及作者对亲深情的感念. 2.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赏析其叙述、抒情相为一的写法.
关键词:《父亲》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特色 
放下过去,赢取未来
《创新作文(初中版)》2017年第5期22-22,共1页白玉婷 唐惠忠 
人之所以放不下许多东西,无非是因为囿于过去。因为曾经荣耀风光,所以放不下名利;因为曾经受尽屈辱,所以放不下仇恨。殊不知,路在前方,只有放下过去,才能赢取未来。
关键词:中等教育 语文 作文 阅读 
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2017年第1期12-14,共3页唐惠忠 
小说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借助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倾向,并与时代精神相应和。因此,鉴赏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是提高小说阅读鉴赏能力的关键。那么,怎样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大致来说,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关键词:阅读鉴赏能力 人物形象 小说 思想倾向 时代精神 作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