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雅琴

作品数:15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作文题追问阅读教学议论文高考语文卷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教学研究》《读写月报》《辽宁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体现课程理念,拓宽写作空间--2023年高考作文特点综述暨2024年展望
《读写月报》2023年第36期43-47,共5页陆雅琴 唐惠忠 
一、命题特点又是一年高考季,2023年各份语文卷的作文题目一亮相,就掀起热议。今年高考共有7套语文试卷,8道作文题(北京卷二选一):全国卷4道,省市卷4道。这8道题整体上体现出以下特点。(一)强化作文“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功能高考语文...
关键词:高考作文 立德树人 语文试卷 课程理念 以文化人 写作空间 作文题目 命题特点 
例谈2022年高考语文卷作文题的发展与创新
《辽宁教育》2022年第21期93-96,共4页陆雅琴 唐惠忠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时代对于人民特别是青年的深切呼唤。纵观2022年高考全国各省区作文题,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多道立足于“创造意识”“创新能力”的培育,着力引导广大考生思辨“独创与适宜”“事业规划与...
关键词:立德树人 观念与方法 创造意识 青年学子 守正创新 创新能力 作文题 追梦人 
在“追问”中深挖写作思路
《高中生(作文)》2022年第10期12-17,共6页陆雅琴 
作文题是一道题,是题就有问题需要回答,写作文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回答考题中的多个问题。要回答诸多问题,首先要弄明白问题是什么、有哪些,需要我们回答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回答……由此,“追问”思维便产生了。
关键词:写作思路 写作文 考题 追问 作文题 诸多问题 回答 
高擎“创新”“创造”的鲜明旗帜——2022年高考语文卷作文题选析
《应用写作》2022年第9期45-50,共6页陆雅琴 唐惠忠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历史和当下都证明,创新是民族生存、发展的不竭源泉,是时代对于人民特别是青年们的深...
关键词:日日新 高考语文卷 作文题 创新 民族 
在"追问"中掘进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年第22期71-72,共2页陆雅琴 唐惠忠 
写高考作文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回答考题中的多个问题,要回答问题,先得弄明白问题是什么,需要我们回答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答……由此,"追问"思维便产生了.就议论文来说,其目的是说理,让读者相信你讲的道理是正确的.那么,讲道理时就要从感性...
关键词:高考作文 讲道理 议论文 考题 感性到理性 追问 说理 推敲 
分类讨论——写好议论文的“利器”
《应用写作》2021年第1期42-45,共4页陆雅琴 唐惠忠 
数学中有一种思想叫"分类讨论"。所谓分类讨论,就是当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需要把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并得出结论,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实质上,分类讨论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 破解策略 分类讨论 标准分类 化整为零 实践证明 各个击破 积零为整 
假想敌 让议论的行进激情洋溢
《应用写作》2019年第4期39-42,共4页陆雅琴 唐惠忠 
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骆冬青教授曾多次指出:'对高考议论文来讲,考生还应该想到自己说的观点可能有人反驳,有时我们甚至就是针对人家的观点来发表议论的。总而言之,你所有的观点都有一个对立面,而你头脑里有没有这个对立面,是很不...
关键词:议论文 烟花爆竹 
从《老人与海》看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推进
《课外语文》2019年第1期159-160,182,共3页陆雅琴 
推进整本书阅读,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要兼顾阅读的广度与阅读的深度,要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使用,切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老人与海》 问题 
指导学生自编作文集的方法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2018年第9期33-33,41,共2页陆雅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强调通过创设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与水平。教师要求学生自编作文集,从作文集的命名到专题的产生再到文章的修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互相促进,能很好地增强学生的写作...
关键词:记叙文写作 作文训练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课外语文》2016年第11期32-32,共1页陆雅琴 
“先学后教”“巧问善导”是上“活”一堂语文课的有效途径,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创造性地解读文本,获得顿悟与积淀,并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能动自主、生动活泼地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堂 先学后教 巧问善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