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军

作品数:23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英语大学英语教学外语艺术类专业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科教导刊》《语文建设》《智库时代》《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外语微课中多模态话语的符际间性研究被引量:1
《科教导刊》2021年第22期137-139,共3页张媛军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资助项目“外语微课的多模态话语意义建构及互动效果研究”的阶段成果(编号:SCWYH20-18)。
本文以视觉语法和图文关系理论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外语微课视频中作为视觉模态的图像和文本符号与作为听觉模态的教师(学生)话语符号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和作用,共同达到意义的合理建构和有效传播。
关键词:外语微课 多模态话语 符际间性 视觉语法 
外语微课中的多模态话语意义建构研究被引量:1
《现代英语》2021年第2期115-117,共3页张媛军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资助项目“外语微课的多模态话语意义建构及互动效果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SCWYH20-18)
文章基于张德禄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中国外语微课大赛的两个一等奖作品为例,重点分析了外语微课中为实现意义建构而使用的多种模态符号,如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以及模态间的协同配合,以期对外语微课的设计制作和教学实践有所...
关键词:外语微课 多模态话语 意义建构 
外语微课的多模态意义解析——以第四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特等奖作品为例
《智库时代》2019年第45期180-180,182,共2页张媛军 
高等教育出版社-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外语数字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外语微课的多模态话语意义建构及互动效果研究”的阶段成果(编号:JC18WYSZ03)
作为一种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外语微课满足了学习者在碎片化时间和多元空间里的多样性、个性化学习需求,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外语教师和学生的青睐。那么,外语微课是如何通过语言、声音、图像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实现意义的有效建构呢?本...
关键词:外语微课 多模态话语 意义建构 模态符号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研究被引量:2
《智库时代》2018年第26期80-81,共2页张媛军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资助项目"基于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实证研究"的成果之一(编号:SCWYH17-08);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外语数字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与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研究"的阶段成果(编号:JC17WYSZ05)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已作为英语教学的一种现代工具越来越多的成为各大高校听说教学的主要手段。而作为话语分析方式之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是指通过语言、声音、图像等多种符号进行交际,近年来也受到学者们的普...
关键词:数字化语言实验室 大学英语 多模态教学 
如何激发学生在数字化语言实验室里的英语学习动机被引量:1
《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22期165-166,共2页张媛军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外语数字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与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研究"的阶段成果(编号:JC17WYSZ05)
作为英语教学的一种现代工具,数字化语言实验室能为大学英语教学创造出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加生动有效的教学环境,已越来越多地成为各大高校听说教学的主要手段。而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动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习,还...
关键词:数字化语言实验室 英语学习 学习动机 视听说教学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作用实证研究被引量:1
《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21期279-280,共2页张媛军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资助项目"基于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实证研究"的阶段成果(编号:SCWYH17-08)
作为英语教学的一种现代工具,数字化语言实验室能为大学英语教学创造出较传统教学模式更加生动有效的教学环境,已越来越多的成为各大高校听说教学的主要手段。因此,本文将以我校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为例,从课前的备课、课堂的授课及课...
关键词:数字化语言实验室 大学英语 视听说教学 自主学习 
浅析交际中的不礼貌言语行为及其语用条件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9期51-52,共2页张媛军 
作为礼貌的对立体,不礼貌言语行为同样广泛存在于言语交际中,并成为一种言语策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人们达到交际目的。在具体谈话中,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常常使用不礼貌言语来拉进人际距离,但这种不礼貌言语的使用有一定的语用条件。基于此...
关键词:不礼貌言语行为 礼貌原则 语用条件 
浅析思辨能力在大学英语日常口语教学中的培养——从一堂失败的英语辩论课谈起被引量:1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50-51,54,共3页张媛军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资助项目"基于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实证研究"的阶段成果(编号:SCWYH17-08)
随着对大学生思辨能力关注度的提高,英语辩论这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发展的学习活动已逐渐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受到重视。因此,本文将从一堂失败的英语辩论课谈起,通过简要分析该堂课失败的原因,着重探讨当前教师们在大学英语日常口语...
关键词:思辨能力 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英语辩论 
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
《语文建设》2016年第8X期47-48,共2页张媛军 
如果仍以译者的国籍为根据对译本的国籍进行判定,这种方式还是没能将非外国文学即中国文学的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彻底摆脱;而如果对翻译文学国籍的双重性予以承认,那么尽管其将二元对立摆脱了,但是还是没有跳出二元论的桎梏。翻译文学之...
关键词: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 翻译文学 关系 
论影片《铁皮鼓》对原作思想艺术价值的保留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8Z期102-103,共2页张媛军 舒丽苹 
《铁皮鼓》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废墟文学的代表作,也是一部世人公认的伟大文学作品。1979年德国著名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对该作品进行了改编和拍摄,并接连获得大奖,饱受赞誉。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通常都会引起广泛争议,导演们...
关键词:《铁皮鼓》 电影改编 思想内涵 艺术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