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青

作品数:20被引量:9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数理学院数理系更多>>
发文主题:负荷预测电力负荷预测电力负荷GM(1,1)GM(1,1)模型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电气工程自然科学总论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数学的实践与认识》《高教学刊》《中国电力》《大学数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校课堂质量的AHP——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被引量:1
《高教学刊》2017年第14期194-196,共3页赵海青 
文章建立了课堂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AHP)法和熵权法分别赋予评价指标的主观和客观权重,并复合成综合权重,再对课堂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由此提出了一种较科学的主客观相结合的AHP-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并结合实例作了说明。
关键词:课堂质量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模糊评价 评价指标 
基于累积法的灰色模型及在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0
《中国电力》2016年第S1期94-95,101,共3页赵海青 
电力负荷预测过程中,当原始数据随机性较大时,传统的灰色预测模型拟合较差,预测精度较低。提出基于积累法的灰色预测模型,降低灰色预测的病态性,克服传统灰色预测模型的缺陷,很好地解决该类序列的预测问题。并结合实例说明此模型的可行...
关键词:电力负荷 灰色预测模型 最小二乘法 累积法 GM(1 1) 
基于偏离度的非等间距灰色预测模型在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年第20期82-85,共4页赵海青 
电力负荷预测过程中,对于原始数据摆动较大,并且数据的整体变化是增大的趋势的序列,以往常采用包络模型来处理它.但是,由于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的存在,使得上包络及下包络曲线及边缘点的值难以确定,从而削弱了预测值的可信程度.提出了基于...
关键词:电力负荷 包络模型 偏离度 非等间距灰色预测模型 
基于灾变灰预测的电力峰谷差异常的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2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年第17期121-125,共5页赵海青 
电力负荷预测过程中,峰谷值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当高峰期负荷急速攀升时,可能出现峰谷差异常问题(如异常值、随机误差项的异方差等),则会给电力企业带来麻烦和损失.为了对负荷峰谷差异常进行有效的预测,构建了一个基于灾变灰预测的电力...
关键词:电力负荷 GM(1 1)模型 峰谷差 灾变灰预测 
基于熵值法的组合预测模型及其在高峰负荷预测中应用被引量:9
《大学数学》2011年第3期157-160,共4页赵海青 
组合预测可以综合利用各单一预测方法所提供的信息,是提高预测精度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指数平滑预测法及灰色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组合预测模型,采用熵值法确定组合权系数,并对某电网高峰负荷进行了预测.实例表明,此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组合预测  灰色预测模型 高峰负荷 
基于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6
《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37-40,共4页赵海青 
针对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计算时采用等权处理的不足,基于距离分析法对原有的关联度计算公式进行改进,提出了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采用距离分析法对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8项主要的消费支出的重要性进行评价,给出关联系数的重要性权数,使...
关键词:灰色关联度分析 消费结构 距离分析法 
GM(1,1)周期修正模型及在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运筹与管理》2009年第1期115-117,共3页赵海青 
模型GM(1,1)是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利用GM(1,1)模型难以反映序列随机的季节性周期波动变化。本文阐述的周期修正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实例表明,此模型简单有效,对于季节性预测问题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较高的预测...
关键词:负荷预测 GM(1 1)模型 周期修正 季节性预测 
非线性回归校正模型在突变负荷预测中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5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第1期88-91,共4页赵海青 
非线性回归模型是中长期负荷预测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常规变化趋势的负荷有很好的拟合性,但对有转折点的突变趋势或增长处于饱和阶段的负荷进行预测误差较大.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最优分段,提出了非线性回归校正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突变负荷预测 非线性回归 最优分段 校正模型 
等维递补灰色校正模型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6
《运筹与管理》2007年第1期97-99,共3页赵海青 
灰色预测模型是中长期负荷预测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对E型规律发展的负荷有很好的拟合性,但对有转折点的S型增长趋势或增长处于饱和阶段的负荷进行预测误差较大。本文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最优分段,提出了等维递补灰色校正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
关键词:负荷预测 等维递补 最优分段 灰色校正模型 
提高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7
《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第1期98-99,103,共3页赵海青 
高等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对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供读者商榷。
关键词:高等数学 教学法 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