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炳章

作品数:34被引量:12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语用学博弈论条件句语用学研究意向性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外语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中国成人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如果”句功能的类型学考察
《汉语学习》2024年第2期22-32,共11页吴炳章 姜彩璨 许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英条件句的情境认知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0BYY008)资助。
“如果”句的语义结构和用法复杂多样,但学界对该结构的功能类型分析过于笼统。文章通过语料库梳理书面语中“如果”句的结构特点和语篇关系,对其进行了功能分类。从功能视角看,“如果”句在知识域、语言域和人际域中分别发挥前提限定...
关键词:“如果”句 假设条件句 间接条件句 
从形态—句法接口看“好V”的派生问题被引量:1
《外语学刊》2023年第1期11-18,共8页吴炳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英条件句的情境认知对比研究”(20BYY008)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汉语中,“好V”的意思之一是表示做事情容易。一般认为,这类“好V”是从难易句或者中动句派生而来的,但关于“好V”的句法属性学界有不同意见,仅有为数不多的学者系统探讨过“好V”句法机制。因此,本文以“NP+好V”为句法环境,从形...
关键词:“好V” 中动句 难易句 词汇句法接口 层阶理论 
英语If-条件句中条件极化的基础条件和限制被引量:2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3期336-348,478,共14页吴炳章 郭嘉琪 廖巧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英条件句的情境认知对比研究”(20BYY008)的阶段性成果。
条件极化指的是条件强化和条件弱化,前者指“if P,Q”中if被解释为必要条件only if,后者指if被解释为让步条件even if。已有研究中,条件极化被看作是不同语用原则生成的一般会话含义。本研究认为,通过分析条件极化的基础条件和限制条件...
关键词:if-条件句 条件极化 条件完美 让步条件句 特设参照集 
隐形让步条件句和特设参照集被引量:2
《外语教学》2021年第6期37-42,66,共7页吴炳章 郭嘉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英条件句的情景认知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0BYY008);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条件句的功能分化和句式变异研究”(项目编号:20CYYJ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探究了"if P,Q"允准"even if P,Q"解释的语言现象。本研究认为,让步含义是通过构建特设参照集进行的语用推理所得。蕴含条件句的特设参照集是一组充分条件命题,而非蕴含条件句的特设参照集是一对对比项,两个集合都具有量级特征。蕴...
关键词:IF条件句 让步条件句 让步含义 特设参照集 
示能性理论视角下的中动结构研究被引量:2
《现代外语》2019年第1期37-47,共11页吴炳章 
山东省社科项目"无标记被动结构的跨学科研究"(17CYYJ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762022)的阶段成果
关于中动结构的语义内容,有关研究认为是主语具有某种内在属性,使谓语行为的发生更为便捷。另外,该结构表达模态意义成分。但这些观点不无局限性。基于示能性理论,本研究发现,中动结构的语义内容是在行为环境中,主语事物具有顺应或者支...
关键词:示能性理论 中动结构 受事主语 致使结构 
中动句的动觉属性分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10-115,共6页李修江 吴炳章 张国 
2017年山东省社科项目"无标记被动结构的跨学科研究"(17CYYJ13)
对中动句感觉属性的分析表明,中动词的作用是,客体通过动作反作用于主体,使主体知觉客体事物具有接受动词影响并使动词事件发生的属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中动句是主语"动作源"感觉属性表征的假设。基本观点是,主语具有相应的"动作源"属...
关键词:中动句 动觉属性 示能性 认识模态 
中动结构的概念化机制研究被引量:4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53-57,共5页吴炳章 牛雅禾 
中动结构隐含的施事必须具有自主能力,评价性成分经由动词动作指向受事主语,表示受事具有接受动词动作影响的属性,类似于"可/能V的"或者"V-able"。中动结构的概念内容和相应的施动句一样,只是突显的焦点不同。施动句突显的是施事和受事...
关键词:中动结构 概念事件 焦点转移 受事宾语 
日常语言论证的语用逻辑图式被引量:1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10-114,共5页吴炳章 张德玉 王俊梅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016JY133)的阶段成果
普遍语用学理论中的有效性论证是以真值条件语义学为基础的。此论证图式的分离规则极为严格,不能使具有批评能力的听众对日常语言的陈述做出有效性论证。日常语言中的有效性论证关注"可接受性"而非真理性,所以论证图式必须关注主体的心...
关键词:真理 可接受性 推理 论证 普遍语用学 
构式理论下配价增容现象分析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19-23,共5页吴炳章 张晓茹 王喆 纪璐 
对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进行探讨,运用构式理论对Vi+NP的结构分析,构式赋予动词以新的配价。认知语言学认为,不及物动词是嵌入施力的概念图式的用例事件。根据Vi+NP是否允准"把"字结构变换和"让"字结构变换来讨论动词受事论元的角色。
关键词:构式理论 配价增容 论元 
条件完美的允准条件被引量:7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3期333-344,479,共12页吴炳章 
条件完美是一种逻辑推理谬误。虽然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都能说明其合理性,但没有说明哪些条件句能允准条件完美。从概念内容上看,"if P,Q"是个构式,P与Q之间是"背景-图形"的关系。由于if条件句的语义具有极性特征,作为背景信息的P具...
关键词:IF条件句 条件完美 语用充实 实质蕴含 条件构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