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涛

作品数:15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大学物理教学基本要求教学改革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物理通报》《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物理教学》《大学物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注重实现大学物理课程的思想方法论价值——对《非物理类专业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解读之二被引量:5
《物理与工程》2009年第2期2-5,共4页朱鋐雄 王世涛 王向晖 黄燕萍 丁建华 
两个《基本要求》开宗明义地列出一段相同的论述,把物理学影响人们对自然界的基本认识和思维方式的价值凸显出来,并作为一条价值主线鲜明地贯串于基本要求的始终,具有鲜明的课程价值性.为了注重体现这条鲜明的价值主线,《基本要求》分...
关键词:大学物理 课程价值 物理学思想 物理学方法 
大学物理电磁学“从头开始”的物理思想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探讨被引量:4
《物理与工程》2009年第1期10-12,16,共4页朱雄 王世涛 王向晖 黄燕萍 
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发现,"电磁力"是不同于万有引力、需要"从头开始"研究的对象.电磁学中从静电学开始渗透的"从头开始"的物理学思想和方法是在电磁学的教学中必须加以关注的.电磁学"从头开始"思想方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它渗透的思想方法...
关键词:大学物理 电磁学 物理思想 教学方法 
是“教物理教材”还是“用物理教材教”——大学物理《热学》教学改革的尝试及其提供的启示被引量:3
《物理与工程》2008年第4期12-15,共4页朱鋐雄 王世涛 
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应该有助于学生理解和领悟渗透在物理学内容中的物理思维观念和物理学方法以及它们的发展过程.为此教师首先需要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要把"教物理教材中的内容"转变为"用物理教材既教内容,更点拨方法".我们以热学教学...
关键词:大学物理 物理教材 热学教学 
试论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原点”和“价值坐标”——对《非物理专业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解读被引量:3
《物理与工程》2008年第2期17-20,共4页朱鋐雄 王世涛 王向晖 丁建华 顾琦敏 
《基本要求》为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架起了一个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多维价值坐标系",这个"坐标系"的原点就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坐标分量"就是大学物理课程的多维价值.本文从推进课程内部资源建设;关注学生作为人的整体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物理 课堂教学 课程资源 课程价值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探究教育功能的实践被引量:5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年第1期101-102,131,共3页刘金梅 王世涛 
华东师范大学教学资助项目(J834)
让学生走进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有效教学途径之一。文章就华东师范大学演示实验室恢复建设阶段,采取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形式,列选了2份实验工作,从分析实验误差现象、对原有实验功能的扩展等角度介...
关键词:演示实验 探究教育功能 误差现象 实验拓展 
诺贝尔物理学奖与长度基准的历史沿革
《大学物理》2007年第2期45-47,共3页武荷岚 胡炳元 王世涛 
从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出发,考察了已往和长度基准有关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从物理学史的角度.探讨了长度基准的历史沿革及其意义.
关键词:长度基准 米定义 诺贝尔物理学奖 
质量概念的发展被引量:2
《物理通报》2006年第4期20-22,共3页黄政 王世涛 
由物理学物质质量概念的发展过程,归纳了各个阶段人们对质量概念理解不同的内涵.说明物理学物质质量概念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指出物理概念发展的渐进性对中学物理教学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质量概念 认识过程 
关于理想气体内部压强微观机理的讨论
《河池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25-27,共3页王世涛 苏安 钟友坤 
讨论一种新的理想气体内部压强形成的微观机理,基于这种微观机理能在气体内部而不是在器壁处导出众所周知的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现有教材中从器壁处建立的压强公式是本文提出的微观机理的极限结果。
关键词:理想气体 内部压强 微观机理 
球面上小摩擦滑动条件的简化处理
《河池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20-23,共4页苏安 王世涛 
本文运用简化处理方法,求得在小摩擦条件下质点在球面上的滑动条件。并对结论的合理性及适用的范围和误差程度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滑动条件 摩擦 球面 简化处理方法 合理性 质点 
影响高中生物理学习能力的非智力因素量表的编制被引量:2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05年第4期13-15,18,共4页王世涛 刘金梅 沈亚辉 
本文介绍了《影响高中生物理学习非智力因素量表》的编制过程,并对其信度与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用于对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非智力因素情况进行分析与判断。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量表 信度 效度 高中 物理 学习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