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龙权

作品数:20被引量:69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入场认知图式中介语二语习得外语教师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学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入场理论:架构、运用及意蕴被引量:11
《外国语文》2017年第4期58-64,共7页吴吉东 蔡龙权 
入场理论是基于名词短语和定式小句的入场发展完善起来的。本文从理论架构、理论运用和理论意蕴三个维度对入场理论进行综述:入场概念、入场元素特征、入场策略、入场平行性与非平行性、入场本质等构成入场理论主要内容,使其成为认知语...
关键词:入场理论 名词短语 定式小句 入场元素 
入场元素概念解析——兼关系词入场元素探究被引量:10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年第3期53-61,67,共10页吴吉东 蔡龙权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培育项目"入场理论视域下的英语复句教学研究"(项目编号:A-6001-15-001489)阶段性研究成果
入场元素是入场理论中极为重要的概念,而学界对某一语法成分为入场元素的界定并不一致,甚至还存在一些误区。本研究从本质、识解、过程、功能和形义五个维度对入场元素概念进行剖析。通过对关系词的分析,研究认为,某一语法成分作为入场...
关键词:入场元素 关系词 名词短语 定式小句 认知场景 
国外TESOL教师课堂话语研究综述被引量:3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年第11期52-59,共8页吴维屏 蔡龙权 
本文以英语作为二语或外语的教学为背景,综述教师课堂话语国外50年的研究。文章首先以话语分析、课堂话语、教师课堂话语、TESOL教师课堂话语为层接,追寻该研究的历程。随后设话语结构研究、输入语源研究、简化话语研究、提问话语研究...
关键词:话语分析 课堂话语 TESOL教师 
入场理论框架中的英语关系分句认知识解被引量:14
《外语学刊》2014年第6期54-58,共5页吴吉东 蔡龙权 
本文把Langacker和其他学者新近完善起来的入场理论拓展到关系分句层面,探究限制性关系分句、非限制性关系分句、双重关系分句和嵌入式关系分句入场及其识解,揭示英语关系分句认知规律。一方面,该研究旨在实现认知语法与传统语法的整合...
关键词:入场 关系分句 认知 注意台 投射 
关于把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外语教师能力构成的思考被引量:42
《外语电化教学》2014年第1期45-53,共9页蔡龙权 吴维屏 
本文提出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纳入现代外语教师的能力构成。文章从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多维认知、生动认知、客观认知、自主认知的贡献。在回顾外语教师的一般能力构成和语言特殊能力构成基础上,...
关键词:信息技术 能力构成 应用原则 
关于外语教师语言属性的思考被引量:10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19-129,共11页蔡龙权 
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中国英语教师话语规范研究"资助(10BYY019)
文章试图探讨外语教师的语言属性。从语言与言语、口语与笔语、课内语言与课外语言、通用语言与专门语言、汉语与外语、英语与其他外语、大学中学与小学英语教师等几个基本概念出发,文章对外语教师的语言进行了类分,得出首层内容语言与...
关键词:外语 教师 语言 属性 本体 思想 发展 
回归伊塔卡——关于零交际的价值思考被引量: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69-78,共10页蔡龙权 
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的主人公经典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被举世吟诵。文章以"哈姆雷特为什么这样说话"为问,试图建立并探讨零交际的形态特征和价值意义。文章指出,零交际在形态上类似独白等非面对面交际,其特...
关键词:零交际 自我表征 社会认同 
中国外国语言学界研究现状的实证分析报告——基于2007—2009年6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量化研究被引量:10
《外语研究》2010年第5期51-56,共6页周骞 蔡龙权 
本研究通过对2007~2009年间6种主要的外语类核心期刊的数据进行归纳统计,总结出当前我国外国语言学界研究发展的整体态势:我国的外国语言学界已经形成了一支人才济济的科研队伍,在研究内容上以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为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关键词:外国语言学 外语核心期刊 实证分析 
交际、变异、标准:关于英语语音在中国的取向被引量:10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113-127,共15页蔡龙权 宋学东 
文章认为语音即语言。语音符号的任意性、结构的系统性和使用的广泛性赋予语言有效的生存和交际功能。人、事、地、时的环境变化预示三方交际和存在隐形第三方,语言交际因此要求心理服从社理,社理服从物理,参与者主动适从甚至顺从地调...
关键词:交际 变异 标准 语音 英语 中国 
在可能与不可能之间——关于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思考被引量:9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116-125,共10页蔡龙权 
文章探讨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性,属宏观理论研究。取称名、方法论、认识论和可译与不可译性的二元对立连续体等四个视角,文章考察了话语行为、交际过程、语境构成、知识跨度、认知层次、内容策略、对等标准,提出翻译世界综合体概念。用...
关键词:翻译 翻译世界 认识世界 可译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