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玲

作品数:22被引量:11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教育现象学网络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延异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小学电教(综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协作知识建构的本科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被引量:3
《数字教育》2021年第1期38-44,共7页曹雅洁 叶晓玲 
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不断凸显,“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门专门培养高校师范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公共课,其地位也随之变得更加重要,但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诸多问题。知识建构是21世纪逐渐成熟的知识创新学习理论,本研究根据知识建构理...
关键词:知识建构 现代教育技术 公共课 教学改革 
现象学作为质性研究的哲学基础:本体论与认识论分析被引量:18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0年第1期11-19,共9页叶晓玲 李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现象学视野中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研究”(18FJK003)的阶段性成果;南京师范大学“立德树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支持.
虽然普遍认为现象学与质性研究有一定的"瓜葛",但这瓜葛具体是何以及因何如此,却一直在困局之中,需要正本清源。由于现象学在本质与现象的关系上提出了全然不同于传统哲学的主张,被视为哲学史上的第三条道路,事实上奠定了质性研究本体...
关键词:现象学 质性研究 本质 现象 本质直观 
“方法”还是“方法论”:现象学在教育研究中的角色应然被引量:6
《电化教育研究》2019年第6期11-18,共8页叶晓玲 李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现象学视野中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8FJK003);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
现象学进入教育研究领域发展出了教育现象学研究一脉。但迄今为止,教育现象学中对现象学的角色定位只谈及“现象学方法”,即从“方法”层面着眼借鉴现象学,所获颇丰。其肇因可能是源于现象学哲学本身造成的误解及教育现象学早期践行者...
关键词:现象学 教育研究 方法 方法论 
“方法”还是“方法论”?——现象学与质性研究的关系辨析被引量:9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年第4期15-22,共8页叶晓玲 李艺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学生手机使用体验的现象学研究"(14YJCZH18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对于现象学在质性研究中的地位,是应将其视为质性研究范式中的具体研究方法,还是质性研究的理论渊源,学术界存在争论。但就哲学源头的梳理来看,现象学通过对本质与现象关系的全新认识,开创了哲学研究的第三条道路,"朝向实事本身"的现象...
关键词:现象学 质性研究 方法 方法论 
中学生QQ闲聊情感体验研究——基于对南京市T中学高中生的调查被引量:2
《现代教育科学》2018年第2期72-78,83,共8页夏琪 陆美静 叶晓玲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学生手机使用体验的现象学研究"(项目编号:14YJCZH185)的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以南京市T中学高中生QQ闲聊行为调查为基础,运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探索高中生在QQ闲聊中的情感体验。借助现象学理论将高中生的情感体验总结为指向自我的情感体验和指向交互主体间的情感体验两个维度,每个维度...
关键词:中学生 QQ闲聊 情感体验 
论教育中技术的生存历程及其发展指向——基于人技关系的分析与刻画被引量:20
《电化教育研究》2017年第2期19-25,52,共8页叶晓玲 李艺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学生手机使用体验的现象学研究"(项目编号:14YJCZH18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学龄初期儿童学习活动中的‘人-技术’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4SJB116);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
在技术全球化的当下,对教育中人与技术的关系进行考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教育和应用技术。教育中的人可以类化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他们与技术会形成不同的他者关系、解释学关系、背景关系和具身关系。不同的关系状态显示了技术在教育中...
关键词:教育 技术 人技关系 
为什么与怎么做:一种可能的教育现象学研究方法构建被引量:10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5期20-28,共9页叶晓玲 李艺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学生手机使用体验的现象学研究"(14YJCZH185);2014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学龄初期儿童学习活动中的‘人-技术’关系研究"(2014SJB116)
现象学无论是作为一种哲学思潮,还是作为一种哲学方法,都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由此形成教育现象学的专门研究领域。通观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现象学研究,国外研究多重视具体研究和应用研究,而国内研究多注重探讨其哲学基础和理论体...
关键词:教育现象学 研究方法 实施步骤 意向性分析 胡塞尔 
论教育的“教育—技术”存在结构及其中的延异运动——基于技术现象学观点的分析被引量:24
《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第6期5-10,共6页叶晓玲 李艺 
江苏省2012年度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教育技术生成问题研究"(项目编号:CXZZ12_035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系统构架研究"(项目编号:BCA120023);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教育学)建设工程专项资金支持
信息时代技术对教育领域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和冲击,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如何发生的?教育与技术的原初关系是什么?本文借鉴技术现象学家斯蒂格勒对技术和人性结构的解读,通过对教育实践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关于教育的"教育—技术"存...
关键词:“人-技术”结构 教育 技术 技术现象学 
论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以“时间”为切入点的观察
《教育科学文摘》2012年第5期5-7,共3页叶晓玲 
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技术参与构造了人类自身,也参与构造了我们生存的世界,影响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作为置身于世界场域中的教育,也会受到当时的技术逻辑的影响。
关键词:技术参与 “时间” 教育 人的存在方式 技术逻辑 世界 构造 
技术是中性的吗?再论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以“时间”为切入点的观察被引量:2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年第3期19-25,共7页叶晓玲 
随着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逐渐普及,关于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技术在教育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其只是教育中的一个工具,还是对教育有更深层的影响?本文在对技术哲学观点进行借鉴的基础上,以"时间"为切入点,通过探查技术对时间...
关键词:技术中性论 现代性教育 时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