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作品数:40被引量:23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交融词汇通达同形词网络使用民族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高教学刊》《新闻战线》《心理科学进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ERP证据的中日同形词语义通达机制及教学启示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4年第5期61-71,共11页李敏 李杰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蒙汉平衡双语者认知优势的脑机制”(项目编号:2021LHMS03004);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项目“交互语境训练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口语能力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XKY23S059)。
基于语义判断任务和大脑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中国学习者加工中日同形同义词、同形异义词和非中文词三种不同词形的语义表征路径。研究发现,中国学习者可以较快加工同形同义词,同形异义词最容易产生误用,非中文词介于中间;同形同义词...
关键词:中日双语 同形词 语义表征 
双语者的语言控制:从内部控制到内外适应
《海外英语》2024年第14期1-5,共5页李敏 李杰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蒙汉平衡双语者认知优势的脑机制(项目编号:2021LHMS03004);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项目:交互语境训练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口语能力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XKY23S059)。
语言控制在双语者语言产生过程中起到监控和调节作用。早期语言控制理论主要从双语者两种语言的内部控制角度进行理论建构,却忽视了个体语言交流与外部交互语境的关系。适应控制理论区分了不同的交互语境和控制过程,从内部控制和外部适...
关键词:双语者 语言控制 交互语境 认知需求 神经机制 
课程思政背景下实验心理学“一三四六”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1
《高教学刊》2023年第S02期145-149,共5页李敏 姜永志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课程思政导向下《实验心理学》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JGZD2022017);心理学教指委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PBL理念的实验心理学‘二三四六’教学模式改革”(20221030);内蒙古民族教育与心理发展研究基地项目“高校心理学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研究”(21JKJDY01)。
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科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基础研究与应用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传统教学中存在一些“痛点”问题,课程组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出实验心理学“一三四六”教学改革创新举措,即重构教材内容,一个中...
关键词:实验心理学 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教学创新 教学改革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路径被引量: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年第33期167-172,共6页李敏 姜永志 徐庆宏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蒙汉平衡双语者认知优势的脑机制”(项目编号:2021LHMS03004);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项目“交互语境训练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口语能力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XKY23S059);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内蒙古农牧民群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协同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1AMZ010)。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层级递进的逻辑关系,体现了各民族沟通、理解最终形成认同的民族关系演变过程。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动民族接触最优条件的实现,促进各民族有效...
关键词:通用语言文字 交往交流交融 群际接触 有效沟通 共同体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促进机制及实现路径——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被引量:4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7期212-218,共7页姜永志 白红梅 李敏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课题"文化交融与社会和谐视域下民族地区学校多元文化教育创新研究"(JYJD201616)阶段性成果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基于民族交往心理,民族成员采取一定的文化适应策略所进行的群际接触和社会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成员的民族认知、民族情感和民族行为会发生积极变化。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机制加以分析,认为社会互...
关键词: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交往心理 互嵌式社区 群际接触 社会心理机制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机制及其促进被引量:4
《甘肃理论学刊》2018年第3期104-110,共7页姜永志 白红梅 李敏 
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基地"文化交融与社会和谐视域下民族地区学校多元文化教育创新研究"(JYJD201616)的阶段性成果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基于民族交往心理,民族成员采取一定的文化适应策略所进行的群际接触和社会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成员的民族认知、民族情感和民族行为将发生积极变化。基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文章认为社会...
关键词:交往 交流 交融 民族交往心理 社会心理机制 
图文相关度与背景对比度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基于眼动技术的研究被引量:2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88-92,共5页李敏 于洪涛 孙慧洁 
2015年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多媒体课件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评估专项)"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使用眼动技术,探究多媒体课件中图文相关程度与背景对比度对多媒体课件学习的影响程度。采用3*2的多因素实验设计,分析眼动指标的兴趣区停留时间百分比、兴趣区注视点个数、兴趣区的首次注视时间。结果发现,对兴趣区停留时间百分比...
关键词:图文相关度 背景对比度 PPT 眼动 
大学生问题性移动网络使用行为量表编制被引量:6
《教育生物学杂志》2017年第2期71-75,共5页姜永志 白晓丽 刘勇 阿拉坦巴根 李敏 刘桂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XJC840003);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学研究项目(NMDGP1707)
目的为对移动网络过度使用行为进行有效评估,编制"大学生问题性移动网络使用行为量表"。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开放式访谈和专家咨询等,提出"大学生问题性移动网络使用行为量表"的理论构想,并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
关键词:问题性移动网络使用 量表编制 大学生 
蒙汉大学生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关系探讨被引量:10
《民族教育研究》2017年第2期38-44,共7页李敏 戈兆娇 
国家社科基金"蒙古族聚居区农村学校集中办学后的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调适研究"(项目编号:14BMZ089)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探讨蒙汉大学生人际关系、社会支持、人际信任的相互关系,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4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蒙汉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人际关系水平离散程度较大,人际信任趋于中等水平...
关键词:内蒙古大学生 人际关系 社会支持 人际信任 
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现状和促进策略
《校园心理》2017年第2期140-141,共2页李敏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不论何种大学生群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虽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是由于主动寻求帮助的学生比例不大,高校心理咨询的覆盖面较小,整体成效不明显。相比之下,心理健康教育课能使较多同学受益,
关键词:健康教育课 学生心理 民族高校 教学现状 心理咨询 大学生群体 健康水平 心理问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