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庆军

作品数:6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赏析英译译者主体性古诗英译接受美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科技信息》《德州学院学报》《中国电力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汉英“红色”文化对比分析与翻译被引量:1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年第7期75-78,共4页马庆军 
科学表明颜色能诱发"通感"。"红色"词汇已经超出了其本身的意义,在中西方文化中形成了相似和不同的文化关联。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结合语篇语境,采取合理的翻译技巧和策略,以迎合读者的"期待视野"。
关键词:红色 文化差异 直译 意译 归化 异化 期待视野 
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因素被引量:1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年第1期83-87,共5页马庆军 
中国古典诗歌是否可译,历来都有争论。在翻译过程中语言形式会发生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弗罗斯特认为"诗歌就是翻译过程中丢失的东西。"尽管有诸多中国古典诗歌被译成了英语,但都不是完美的再现,造成这种缺憾根本原因是中西文化差...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不可译因素 文化差异 意境 意象 修辞 典故 音韵 
女性主义翻译观照下的译者主体性
《德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S1期133-134,共2页马庆军 
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西女性主义翻译对比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项目编号(W2010-196)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译者也面临同样的尴尬。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主义应运而生,她们意识到只有把自己的主张渗透到文化领域尤其是语言之中,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在翻译领域她们大胆地发挥译者主体性,来彰显...
关键词:女性主义 译者的地位 译者主体性 创造性叛逆 
从接受美学看古诗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李清照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英译赏析被引量:3
《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6期200-201,203,共3页马庆军 
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W2010-1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翻译不是机械的复制与对应,而是充满着主观创造性。不同的译者,由于不同的期待视野、认知结构、情感因素和语言能力等,在翻译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英译李清照词《...
关键词:接受美学 译者主体性 期待视野 
接受理论观照下的英译李煜词《浪淘沙》赏析被引量:1
《科技信息》2010年第09X期190-191,共2页马庆军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是李煜的代表作之一,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笔者以接受理论为指导对这首词进行了大胆的翻译实践,使用韵体给出了自己的译文,并结合文殊和许渊冲先生的英译文对其进行了赏析。
关键词:接受理论 期待视野 李煜 《浪淘沙》 
古诗英译,意境为上——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王维诗《送别》的英译
《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第6期198-199,共2页马庆军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总是为读者而创作,文学的对象是读者。文学作品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举足轻重,是作品接受的能动力量,读者的"期待视野",指引着作者的创作,也指引着译者的译作。本文试图通过...
关键词:接受美学 意境 古典诗歌 《送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