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华

作品数:10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海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翻译过程民俗文化译学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青海社会科学》《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对翻译过程的研究与思考被引量:1
《青海师专学报》2008年第6期104-106,共3页张小华 
文章通过对几种翻译过程模式的概述,认为翻译过程并非简单的信息输出,必然受到各种"翻译场"的影响,同时翻译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理解与表达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
关键词:翻译 模式 研究 
翻译与青海民俗文化被引量:14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136-138,共3页张小华 
翻译与文化紧密相关。对青海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进行准确的英文翻译,不仅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也是翻译活动的升华。
关键词:民俗 文化 翻译 
强化翻译中的语篇意识
《青海师专学报》2007年第3期120-122,共3页张小华 
翻译过程中,语篇不仅对原文理解还是对译文的构建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语篇是最基本的翻译单位,译者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合格的译者必须具备语篇分析的能力,本文从语篇翻译的标准及过程、分析了语篇整体意识对于把握和理解原文,译...
关键词:翻译 意识 强化 
对翻译实践中语域认知的探析被引量:1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139-141,共3页张小华 
在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和意图使用不同的交际方法。由于语言交际在不同环境下产生语篇中各种符号的变体语域,因此,译者在理解与表达的过程中,只有正确地使用语域和辨别语域标志,才能使源语言与目标语言在交际过程...
关键词:语域 语域标志 翻译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思考被引量:6
《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102-105,共4页张小华 
当代译学研究已经置于跨文化的国际背景下,文化因素对于译者在译学研究过程中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从当代译学研究的发展状况,探讨并思考“文化转向”,同时对中国译学的研究态式进行了分析,提出文化转向必须推动翻译理论研究的大发展。
关键词:译学研究 文化转向 翻译 
谈翻译过程中的最佳关联
《青海师专学报》2006年第1期104-106,共3页张小华 
语境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Sperber和W ilson的关联理论,将语境中的最佳关联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最佳关联性决定语境的不同认可程度,译者的最终目的就是求得语境的最佳关联,创造足够合适的关...
关键词:语境 关联 理论 
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及分析被引量:4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140-142,共3页张小华 
本文以促进大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为主要目标,结合我院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尝试促进少数民族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为大学生英语学习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 英语 自主学习 
对高校教育中创新教育的思考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145-146,共2页张小华 
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是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
关键词:创新人才 高等教育 教育观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被引量:6
《青海师专学报》2005年第3期95-97,共3页张小华 王欣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我国已悄然兴起,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TBL模式的应用上更具特殊性和现实性,本文通过对该模式理论基础的探究并进行大胆尝试,在此基础上讨论该研究在大学英语课堂环境中的意义,从而揭示了外语研究和二语习得的理论内涵。
关键词:语言 课堂 教学 
过程写作模式及其实践性研究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130-131,共2页张小华 
本文运用国内外英语写作模式理论,针对英语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过程写作模式在英语写作中的实用性,并就其课堂实践性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英语写作 写作模式 过程写作 产品写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