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睿

作品数:8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常熟市石梅小学更多>>
发文主题:小学语文统编《童年的发现》教学流程课堂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视界》《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结合三重视角,深化阅读体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设计
《教育视界》2025年第8期67-70,共4页陈睿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阅读吧”推荐了米·伊林的著作《十万个为什么》。《十万个为什么》具备经典性与科学启蒙性的双重属性,通过设计“修订《十万个为什么》”任务群,构建读者、作者、编者三重视角的立体框架,引导学生在知识接受...
关键词:小学语文 《十万个为什么》 三重视角 阅读体验 
课堂连接体验的价值意蕴与提升策略
《江苏教育研究》2023年第1期88-92,共5页陈睿 
江苏省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具身认知理念下‘学的课堂’的构建研究”(2019JK13-L140)研究成果之一。
连接体验,是指将自我与他者联系在一起,建立关系,获得认可,感到团结,产生持续动力。因交互的课堂生态、延展的学习方式、立体的生命成长所需,通过运用连接学伴、学程、学境等策略,强化心理认同,赋值关键时刻,放大学习格局,提升学生的课...
关键词:连接体验 学伴 学程 学境 
“学的课堂”的教学流程与操作策略——以小学语文为例被引量:1
《教育视界》2022年第4期29-33,共5页陈睿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具身认知理念下‘学的课堂’教学建构研究”(课题编号:2019JK13-L1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学的课堂"坚持以情境性、生成性、整体性为有效教学设计的原则,把OKR引学策略、支架助学策略、核心要素评学策略等融入教学流程中,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期待,提升教学与身心有效对话的可能,共建身心相融的学习支架,培育"身入体悟"的...
关键词:“学的课堂” 小学语文 身心愉悦 
关注统编版教材“最后三排”的语言生长点
《教育界》2021年第24期40-41,共2页陈睿 
“最后三排”远离C位,容易被人忽视,而课后习题也处在“最后三排”的位置,在有些教师眼里,它们与课文本身相比,价值很小。但在统编版教材中,课后习题是由编者所编,紧扣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能串联学生已有基础和未来学习发展趋势,以学生的...
关键词:课后习题 语言实践 教学策略 
指向单元语文要素的“问学”策略被引量:1
《教育视界》2021年第8期8-12,共5页陈睿 
指向单元语文要素的"问学"研究与实践尚未充分展开。基于单元语文要素,探索合适的"问学"策略:两次"转化"要素,生成问题,再将问题目标化,形成"以问导学"的内容结构;设计活动和情境,明晰"循问共学"的活动路径,将"问学"能力培养融入单元知...
关键词:“问学”策略 单元语文要素 内容结构 活动路径 目标达成 
小“失谐”里的大“和谐”——统编语文教材五下《童年的发现》的幽默感被引量:1
《江苏教育》2020年第73期55-56,共2页陈睿 
第一次接触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的作品,就发现他是个有趣的人。再了解一些他的生平,越发觉得有写这篇文章的必要。“感受语言的幽默风趣”是《童年的发现》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而我更关注幽默风趣语言背后的智慧。学生肯定能读懂令人捧...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 《童年的发现》 和谐 幽默感 
守望:遇见最美的生命姿态——访常熟市石梅小学校长顾丽芳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2018年第1期9-11,共3页陈睿 顾丽芳 
陈睿:顾校长好!我因为外出交流,比其他老师都晚一步认识您。不过认识的方式很特别,是一节课——《桃花心木》。我也很喜欢林清玄的《桃花心木》。我记得有这样一段话,"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
关键词:小学校长 常熟市 《桃花心木》 姿态 生命 独立自主 林清玄 生活 
“指尖”上的互动 “舌尖”上的语感——移动课堂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感
《苏州教育信息化》2014年第5期21-23,共3页陈睿 
本文以《二泉映月》一课为例,谈如何利用"电子书包"和平板电脑进行设计和教学,以突显语文课的特征。
关键词:课程整合 语文课堂 自主学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