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同友

作品数:8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家长《品德与社会》邻里关系主题单元子女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国教育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学术月刊》《现代中小学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资本与场域:家长教育行动的新阐释被引量:2
《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第9期20-26,32,共8页赵同友 李丽 
家长教育行动是非常复杂的社会行动。本研究的目的是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复杂场域视角出发,以家长的职业、教育程度以及子女的年级为自变量,解读家长教育行动的特点、家长教育行动与场域和资本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以家庭的血缘关系,学...
关键词:场域 资本 家长 教育行动 
韩国教育热的社会文化密码——从文化建构与解码的角度分析被引量:6
《外国教育研究》2012年第6期57-62,共6页赵同友 李锺珏 
教育热是家长对子女教育表现出的一种成就动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里表现强度不同。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教育热与多种社会文化因素相关联,因此孤立地从某个角度理解都是不全面的。要深入解析韩国教育热,可以利用文化建构与解码的...
关键词:韩国 教育热 家长 文化密码 文化建构与解码 
韩国社会“教育热”起源与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年第4期8-12,共5页赵同友 李锺珏 
教育热是家长对子女教育表现出的一种成就动机。在现代韩国社会,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高度热衷以及由此而表现出的种种支援行为形成了韩国社会的多种教育热现象。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教育热的产生不是一种孤立现象,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因...
关键词:韩国社会 教育热 家长 子女教育 
家长对子女教育支援行为与影响因素研究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12期1-4,共4页赵同友 
家长参与在子女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利用访谈法,通过对11位初中生家长和13位高中生家长的访谈,了解他们在子女教育中的支援行为。受访对象来自北方城市的两所初中学校和三所高中学校。研究发现,家长支援行为以家庭和社会领...
关键词:家长 子女教育 支援行为 影响因素 
变异学习理论及其应用被引量:8
《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6期54-56,共3页隗峰 赵同友 
变异学习理论,基于现象图式学,探索人们对事物或现象作出的理解、体验和思考。以事物或现象出现的原初状态为"基值",通过不同形式变换"基值"使学习者逐渐认识事物或现象本质的一种学习理论。
关键词:学习理论 变异 应用 原初状态 事物 学习者 
变易学习理论视角下“我的邻里关系”主题单元设计研究被引量:2
《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3期56-58,80,共4页吕立杰 赵同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课题"<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主题单元设计实施与评价研究"(05JA880010)
本研究选择《品德与社会》中的"我的邻里关系"这一话题,以变易学习理论为教学设计的框架,在学生的审视角度、认知层面等作为切入手段,帮助学生透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人际交往中的矛盾,从多角度的思考怎样处事,学会从...
关键词:邻里关系 学习理论 单元设计 变易 《品德与社会》 社会生活 教学设计 人际交往 
课堂评价的有效性反思与研究性功能转向——兼谈课堂学习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被引量:13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34-139,共6页吕立杰 赵同友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04JZD0025);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青年基金)(CHA050042);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ZZ0033)
课堂评价注重量化评价的技术,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和丰富,导致了课堂教学评价系统出现“表演课”和“常规课”,完美抽象的应然性评价系统和具体课堂教学很难融合到一起,起不到评价本应该发挥的作用。发展性课堂评价要求一种研究者、实践...
关键词:课堂评价 发展性教师评价 课堂学习研究 
学校课程领导的构建方式与职责被引量:2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12期6-8,共3页赵同友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CHA050042)
课程领导对学校课程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打破科层体制的限制,建立校内的课程研究团队;权力的下放让课程更具活力;有利于恰当地评价教师工作;促进学生的真正成长。课程领导的工作职责主要在于课程评价,课程修正以及课程...
关键词:课程领导 职责 学习共同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