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

作品数:3062被引量:92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茂聪陈光全郭雯霞黄雅芳杨广祥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常规课题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韩国国家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生历史陈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年第30期63-66,共4页孙菱 
初中阶段学生正式接触历史这门课程,在这之前大多是从《品德与社会》这一类教科书中获取一些零星的历史知识,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常把“历史故事”同客观“历史事实”混淆,把背诵记忆当作历史学...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历史陈述 实际教学 逻辑混乱 初中阶段 能力培养策略 背诵记忆 唯一途径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23年第10期88-88,共1页张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近两年编纂使用了新教材,与原有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如何开设好这一课程,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面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新要求、新内容、新变化,教师需...
关键词:转变教学观念 道德品质 《品德与生活》 课堂教学实效 有效策略 《品德与社会》 新教材 《道德与法治》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策略
《女人坊》2021年第13期65-65,共1页许志礼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数学教学质量,已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但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还不多见。本人接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已有年余,所任教班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有很大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探...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 策略 
构建生活课堂,实现育人价值———《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今天》2021年第11期80-80,共1页李国友 
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已二十多年了,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生活实践课程,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在...
关键词:构建 生活 育人价值 
提问的艺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初探
《传奇故事(百家讲堂)》2021年第5期84-84,共1页陈思田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课堂提问要讲究艺术,应以针对性、渐进性、科学性和条理性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使学生乐学、善思、受熏陶。
关键词:提问 艺术 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探析
《新作文(教研)》2021年第3期0236-0237,共2页陶松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思想品德课教学,
关键词:思想 品德 
尊重“法理” 遵循“教理”——《道德与法治》六上教学策略探究
《新教师》2020年第9期56-57,共2页连鸿霞 
统编教材于2019年9月全面铺开,三至六年级教材也从《品德与社会》改为《道德与法治》%低年级道德与法治多注重规则意识的培养,那么,高年级的道德与法治又有怎样的侧重点呢?高年级教师需深刻研读教材,领会统编精神,进一步探讨、研究、实...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 研读教材 《品德与社会》 统编教材 规则意识 教学策略探究 低年级 
游戏 图影 艺术 生活--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教育艺术》2020年第8期17-18,共2页张维榕 
情境创设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些利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借助游戏、图影、艺术行为、生活实践等方式来增添情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目前,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课堂中应用广...
关键词:小学课堂 教学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法 情境课堂 情景教学法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教学任务 
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东西南北(教育)》2020年第12期93-93,共1页王成江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阵地,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大,家长和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不太重视,致使教师在《品德与社会》的...
关键词:提高品德 社会教学 方法有效性 
浅谈小学德育本土化
《湖北教育》2020年第10期7-8,共2页吴志强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依据,其内容主要是地理和历史。对小学生而言,地理不熟悉,人物有隔阂,史实多久远,导致德育课程“水土不服”。笔者认为,德育应该关注本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本土文化背景下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一、本土...
关键词:德育课程 小学德育 德育载体 《品德与社会》 德育教学 本土文化 德育效益 水土不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