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D200601043)

作品数:7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海舟程然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教育学院如皋分院江苏如皋高等师范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中小学教师培训》《江苏教育研究》《教育家》《教学与管理(理论版)》更多>>
相关主题:汉语文化课程改革民族思维方式情感经验语文教育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新时期教学设计应辩证处理好四对关系被引量:1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年第5期43-46,共4页胡海舟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立项课题"汉语文化与新课程语文教育"(D/2006/01/04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教学设计是一项涉及面广、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立足哲学的高度,全面、充分地认识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在课程改革深化阶段,尤其应辩证处理好深与浅、点与面、刚性与弹性、长与短等四对关系,使教学设计真正做到目中有人...
关键词:教学设计 辩证关系 课程改革 
语文教育应契合汉语文化思维方式被引量:3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年第1期102-104,共3页胡海舟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立项课题(D/2006/01/0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语文教育是民族母语的教育,而母语记录着民族的情感经验,潜藏着民族的灵魂密码,搏动着民族的思维脉络。语言文字和民族思维方式作为民族文化凝聚沉淀和氤氲化生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共同体现着民族的文化心理,折射着民族...
关键词:民族思维方式 汉语文化 语文教育 语文课程改革 契合 母语教育 教育的本质 情感经验 
汉语言的意象性与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被引量:1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年第7期76-78,共3页胡海舟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立项课题"汉语文化与新课程语文教育"(编号:D/2006/01/04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论研究的重要范畴,是汉语言文本传情达意的重要形式。为顺应汉语文化思维,语文名师们努力树立汉语文教学体悟观,或创设情境,或诵读感悟,或启发想象,或前后联系,或拓展升华,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提供的语境,进入"意象...
关键词:意象 具象思维 教学策略 
汉语文化思维方式对语文课程改革的诉求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第5期31-34,共4页胡海舟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立项课题(D/2006/01/043)
语言文字和民族思维方式作为民族文化凝聚沉淀和氤氲化生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共同体现着民族的文化心理,折射着民族的文化精神。汉语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观物取象的直觉思维方式、相反相成的辩证思维方式,要求语文课程...
关键词:汉语文化 思维方式 语文课程改革 
汉语文化视野中的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被引量:6
《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18-20,共3页程然 胡海舟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汉语文化与新课程小学语文教育"(课题批准号:D/2006/01/043;课题主持人:程然;胡海舟)的研究成果
当前,如何整理、提炼、改造、发扬中华文化,让小学语文教学成为传承文化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自觉成为汉语文化的传人,这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解...
关键词:汉语文化 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教学 
汉语文化思维方式对语文课程改革的诉求
《教育家》2009年第3期41-43,共3页胡海舟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立项课题“汉语文化与新课程语文教育”(D/2006/01/04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语文教育是民族母语的教育,而母语记录着民族的情感经验,潜藏着民族的灵魂密码,搏动着民族的思维脉络。语言文字和民族思维方式作为民族文化凝聚沉淀和氤氲化生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共同体现着民族的文化心理,折射着民族...
关键词:民族思维方式 语文课程改革 汉语文化 诉求 语文教育 情感经验 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 
文化视阈中的识字教学被引量:3
《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第11期27-31,共5页胡海舟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立项课题"汉语文化与新课程语文教育"(D/2006/01/04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从文化的视阈审视目前的识字教学,漠视汉字文化价值的机械识记、背离汉字文化特性的所谓"趣味教学"普遍存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文化修养,充分认识汉字形象性、系统性、人文性强的特质,充分挖掘汉字本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识字 问题 文化特质 教学功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