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09A020)

作品数:6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文滢陈姝张艳霍明杰贾红霞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当代外语研究》《海外英语》更多>>
相关主题:后殖民语境后殖民转喻认知理据音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后殖民语境下儒学的发展与典籍外译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97-100,共4页霍明杰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后殖民语境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应对>(09A020);2011年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认知语义学视角>(wym11103)
翻译关乎语言和文化。文化语境从宏观和微观上都对翻译产生影响。国内外用后殖民理论来探讨翻译问题都刚刚起步。典籍外译和儒学发展交织在一起,都是后殖民语境下中国文化找回自己的言说方式、重建话语权、向世界说明真实自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后殖民 儒学 文化定位 典籍外译 
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中开设汉文化课的需求分析被引量:6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39-144,共6页陈姝 张艳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后殖民语境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应对"(编号:09A020)
运用哈钦森和沃特斯的需求理论,以10家翻译公司和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四届翻译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统计、分类、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的研究方式,对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中开设汉文化课程的社会需求和学习需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社会需求 学习需求 汉文化课 翻译专业 课程设置 
中国哲学“道”之隐喻概念化探微被引量:5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17-20,共4页杨文滢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基于认知框架的语义分析与翻译研究"(08K-01);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后殖民语境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应对"(09A020)的阶段性成果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考察了中国哲学之"道"的概念建构方式,以《道德经》的语言观和"道"的隐喻工作机制为依据,说明隐喻于《道德经》不是修辞现象,而是老子用以建构其核心哲学概念的认知工具;研究进一步分析了"道"的隐喻类型与概念建构方...
关键词:隐喻 概念化 “道” 中国哲学 
“名可名,非常名”——中国文化词音译的认知理据被引量:7
《当代外语研究》2011年第11期39-42,61,共4页杨文滢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后殖民语境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应对”(编号09A020)的部分研究成果
音译历来是文化词翻译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的音译研究多关注英译汉,而较少涉及汉译英,有关音译之认知理据的探讨尤为空缺。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视角例析中国文化词的英译,指出直译和意译的局限在于错置亦或抽离源语文化框架,...
关键词:汉英音译 中国文化词 框架 转喻 
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意象图式视角——李清照《一剪梅》英译本对比分析
《长城》2011年第8期197-198,共2页贾红霞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面上重点课题(项目编号:09A020)
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诗词翻译历来是一大难题。中国古典诗词是我们文化宝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如何在译成英文时保持它的原汁原味非常重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看,"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
关键词:意象图式 原词 古典诗词 初词 《一剪梅》 英译本 诗词英译 译文 译语读者 意象图式理论 诗词翻译 李清照 对比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 
后殖民语境下中译英人才的培养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11年第2X期128-129,共2页杨文滢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9A020)
以后殖民文化格局对中国文化国力的威胁为研究背景,以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为研究视域,深入探讨后殖民语境下中国翻译的尴尬处境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并以此为根据探讨本科翻译专业如何培养中译英人才的问题。
关键词:后殖民 文化输出 翻译人才 翻译教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