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FYY006)

作品数:12被引量:16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领顺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研究》《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民族翻译》《外国语言文学》更多>>
相关主题:译者翻译批评视域翻译行为兼及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翻译批评第三季——兼及我的译者行为批评思想被引量:41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122-128,161,共7页周领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译者行为评价"(11FYY0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译者行为研究"(10YJA740132);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籍翻译家翻译行为共性研究"(14YYB002);扬州大学高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
本文提出翻译批评3个阶段的划分,即第一阶段翻译学名义下的文本批评视域、第二阶段社会学名义下的文化批评视域和第三阶段翻译社会学名义下的行为批评视域。作为第三阶段的翻译批评"第三季",是构建中国翻译理论和领军国际翻译研究的一...
关键词:翻译批评 第三季 译者行为批评 学派意识 
翻译效果实证分析被引量:2
《外语研究》2015年第1期71-76,共6页周领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译者行为评价"(编号:11FYY006);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译者行为研究"(编号:10YJA740132);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苏籍翻译家翻译行为共性研究"(编号:14YYB002);扬州大学"高端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助
翻译效果好坏往往众说纷纭。为了对普遍意义上的翻译效果做出科学分析,作者为一篇融合了文学和应用文体的旅游宣传类文字提供了7种不同的"译文",按照从文学性到应用性、从忠实原文到偏离原文的顺序排列,就译文的求真度、务实度和合理度...
关键词:翻译效果 实证分析 评价三要素 
译者行为批评论纲被引量:15
《山东外语教学》2014年第5期93-98,共6页周领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译者行为评价"(项目编号:11FYY006);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译者行为研究"(项目编号:10YJA740132);江苏省社科基金"苏藉翻译家翻译行为共性研究"(项目编号:14YYB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译者行为批评指的是在社会视域下对译者行为所作的批评性研究,是对于译者在翻译化过程中的角色化过程及其作用于文本的一般性行为规律特征的研究。本文就有关研究提出了框架性的思考。
关键词:译者行为 翻译批评 译者行为批评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的圣经翻译批评——译者行为研究(其十一)被引量:2
《圣经文学研究》2014年第1期90-101,共12页周领顺 
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译者行为评价”(11FYY006);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译者行为研究”(10YJA7401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从行为批评视域出发,讨论了圣经翻译批评的视角问题。行为批评视域是对于译者在翻译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化及其作用于文本的一般性行为规律特征的研究,是"以人为本"的研究视域,与传统上的文本批评视域相对。圣经虽然属于高度经典类...
关键词:行为批评视域 译者存在 圣经翻译 翻译批评 
应用翻译之译者角色化行为分析被引量:14
《当代外语研究》2014年第2期21-24,76-77,共4页周领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译者行为评价"(编号11FYY006);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译者行为研究"(编号10YJA740132)的部分成果
本文辨析"身份"和"角色"二术语的不同,展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呈现的角色特征,即角色化过程。该角色化过程在翻译活动尤其在应用翻译活动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当文学成了译者处置的对象时,文学翻译也便成了应用翻译的一部分。译者不全是译...
关键词:身份 角色 角色化 译者行为 应用翻译 
行为批评视域与文本批评视域被引量:14
《外语教学》2014年第2期89-93,共5页周领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译者行为评价"(项目编号:11FYY006);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译者行为研究"(项目编号:10YJA740132)的部分成果
翻译批评传统上主要是在文本批评视域内进行的。文本批评视域有其适用的范围,所以有其局限性。坚持"忠实"的评价标准,是文本批评视域的常见做法,研究界在挞伐其有失全面的同时,却未能找到一个理想的评价途径。本文确立了译者行为批评视...
关键词:文本批评视域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 译者行为 翻译批评 
译者行为批评中的“翻译行为”和“译者行为”被引量:41
《外语研究》2013年第6期72-76,共5页周领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译者行为评价"(11FYY006);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译者行为研究"(10YJA7401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翻译行为"概念在翻译界的使用有泛化之嫌,为了使翻译批评特别是以译者为中心的译者行为批评更加全面和客观,有必要启用"译者行为"这一概念,通过广义上的译者行为和狭义上的译者行为可以有效区分译者行为中的翻译行为和非译行为,因为只...
关键词:翻译行为 译者行为 译者行为批评 
译者行为批评:翻译批评新聚焦——译者行为研究(其十)被引量:27
《外语教学》2012年第3期90-95,共6页周领顺 
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译者行为评价"(11FYY006);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译者行为研究"(10YJA7401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为已发表的该系列论文的第10篇
译者行为批评是对译者借翻译活动参与社会的社会化过程的评价,也即对译者角色化过程的评价。行为具有规律性,译者行为亦然。随着"文化转向"对翻译外译者行为的关注和译者主体性研究的蓬勃开展,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译者行为批评正在成为...
关键词:翻译批评 译者批评 译者行为批评 焦点 
“变译”之名与实——译者行为研究(其九)被引量:13
《外语研究》2012年第1期74-80,112,共7页周领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译者行为评价"(11FYY006);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译者行为研究"(10YJA7401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认为,目前关于变译的研究还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认识。相对于全译,变译作为翻译的变种(翻译变体),表现为边缘对核心的关系,作为方法或技巧,表现为互相包容的关系,作为边缘化的成员,表现为从量变到量变(而不是质变)的关系。变译和传...
关键词:译者行为 社会角色 变译 命名 实质 
“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评价——译者行为研究(其三)被引量:6
《民族翻译》2012年第1期50-58,共9页周领顺 
国家社科基金(编号:11FYY006);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编号:10YJA7401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在"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的框架内,围绕译者行为分别就译与评的分工,译和评的方法和内容,以及译评者的身份与译评者之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指出译、评分工不明所产生的问题,明确规定了译评的任务,指出了译评者应起...
关键词:译者行为 评价模式 译评 翻译批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