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ZW013)

作品数:10被引量:7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易闻晓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乐府《骚》名物联绵字《诗》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言诗演变的文体学考察被引量: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146-154,共9页易闻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诗法理论的现代阐释"(12BZW013)
《诗》四言简质未舒,但以虚字衬贴、叠字形容、章句字词重复间破板质,而且分章合乐适于言志的歌咏。赋在一章具有整体性和结构性的作用,比兴则仅有暂时性和片段性的功能。《诗》四言与《书》四言散语实字并列及赋体四言散语一顺铺陈具...
关键词:《诗》四言 分章合乐 《书》与赋四言 乐府与骈语 
赋、比、兴体制论被引量:6
《文艺研究》2017年第6期55-62,共8页易闻晓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诗法理论的现代阐释"(批准号:12BZW013)成果
风、雅、颂与赋、比、兴分别体、用,总称《诗》"六义"。赋、比、兴作为《诗》的表现手法必不脱离风、雅、颂的美刺内容。经学对于赋、比、兴的解释把握《诗》的表现手法和内容的完整统一。《诗》的体制决定通合六义的统一性,而且赋、比...
关键词:体制特点 表现手法 《诗》 历史演变 统一性 近体诗 《易》 六义 
七言之起与七言体晚兴和律化被引量: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78-86,共9页易闻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诗法理论的现代阐释"(12BZW013)
七言体起于七言句式的确定,骚语由于缺乏七言句式的限定不能指为七言体之起。七言起于汉代谣谚、镜铭、歌诀,亦有文人偶作并赋体七言系辞,但汉乐府五言蔚为正宗,并以文人拟乐府居于雅正,而七言俗制罕作。然七言魏晋不兴,非在句句平韵导...
关键词:七言句式 七言俗制 鲍照新体 声律联对 乐府风态 
拟乐府与五律的形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29-37,共9页易闻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BZW013)
文人拟乐府在汉代已经开始,《古诗十九首》造语、意态本于乐府古辞,乃是拟乐府的产物。拟乐府逐渐出脱乐府叙事以及描写、对话的长篇敷衍,转而主情,出之以象,并以字句锻炼、属对讲求,导致篇幅缩短,谢灵运山水诗属对已造精工,预为永明声...
关键词:乐府 拟乐府 联对 声律 
“以议论为诗”与理趣之境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91-98,共8页易闻晓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诗法理论的现代阐释"(12BZW013)阶段性成果;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黔学研究与国学传播"(黔省专合字2010-133号)后续成果
诗主情景,但非排除议论。除咏史一体之外,诗中议论,固以情景为本,须带情韵以行,寓于物象之中。韩愈以文为诗,多有叙议,衍为宋人以迄晚清"以议论为诗"。议论就事论事,限于经验之域,而理趣即于形下物事,以见形上之理,具有审美性质,当许至...
关键词:议论 理趣 形下 形上 境界 
比兴、咏物辨说被引量:1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43-46,共4页易闻晓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诗法理论的现代阐释"(12BZW013)阶段性成果
咏物源于比兴,但有明显区别:比兴寄托景物而具有随意性、暂时性、片断性的特点,咏物则以物为主,保持全篇咏物的整一性;比兴托物寄情,咏物即物见意;咏物不离不即,比兴离而不即;比兴卒成"兴象",咏物略近赋体。
关键词:片断整一 托物寄情 即物见意 不离不即 情意兴象 随物赋形 
辞赋联绵字语用考述被引量:7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7-10,159,共4页易闻晓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马融集校注"(112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诗法理论的现代阐释"(12BZW013)
辞赋联绵字的祖述,或以重言拟声仍用、声韵简明不变,或以《诗》《骚》见载、简易相援。联绵字本于音义的形变,或增一字偏旁以使二字整饬,或字无定形而因人所好,或以一篇两用而免重复。本于声韵的形义之变,多援《楚辞》体物语,后世随物赋...
关键词:联绵字 祖述不变 仍音义变形 仍音形变义 转音变形义 
赋用联绵字字本位语用考述被引量:2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152-158,共7页易闻晓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诗法理论的现代阐释"(编号:12BZW013)
赋用联绵字本于用字造语的讲求,不拘"单纯复音"的语言学定义。或联绵与复合并置,或同旁鱼贯,以资铺陈;或联绵与复合属对,但取字面相类。联绵字初多分用,或以声韵系联,习久联绵;或由赋家依据声、韵、调相同或相近的语感临文归并;或同旁...
关键词:赋用联绵字 字本位 语用讲求 
“赋亡”:铺陈的丧失被引量:31
《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20-28,共9页易闻晓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诗法理论的现代阐释"(项目编号12BZW013)的阶段性成果
屈《骚》以大题巨制抒发怨怼激怒,广托名物,多称虚无,在《诗》外别立一体。宋赋承之,弃情主物,直开汉赋,大题巨篇,苞涵广博,假设陈辞,凭虚构象,多致异物,不为征实,四言一顺,铺陈名物,堆砌形容,用字联边相从,多致难僻,极度发挥赋以铺陈...
关键词:铺陈 丧失 魏晋南朝 《骚》 名物 《诗》 律赋 篇幅 
汉赋“凭虚”论被引量:38
《文艺研究》2012年第12期45-52,共8页易闻晓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诗法理论的现代阐释"(批准号:12BZW013)阶段性成果
汉赋“凭虚”乃是重要的创作倾向,反映于体制、构思、名物以及作者的精神气度诸方面。《骚》、《庄》及纵横辩说,预导汉赋“凭虚”倾向。屈辞宋赋,直开汉赋。屈辞缘情托物,虚廓铺陈,汉代骚体承之;宋赋去情叙物,假托虚夸,汉大赋...
关键词:汉赋 创作倾向 叙述视角 主导倾向 司马相如 汉大赋 名物 《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