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作品数:715被引量:45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最新期次:2024年6期更多>>
发文主题: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刊物投稿须知前沿性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韩东屏罗松涛白延辉兰久富张海燕更多>>
发文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内蒙古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何为元规范性?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4年第6期14-23,共10页黄宇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规范性哲学研究”(21&ZD049)的阶段性成果。
“元规范性”近期成为规范性研究的热门话题,反映出哲学对规范性基础问题的前沿思考。元规范性探究发展了元伦理学的二阶架构和概念分析,通过跨领域的比较性研究和多面向的规范性要素分析,突破传统理论解释规范性的局限性。为了更直接...
关键词:元规范性 规范性 元伦理学 元规范性问题 
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观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4年第6期24-33,共10页吴向东 王琦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精神重要论述研究”(21&ZD004);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别委托重大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研究”(23LLMLA134)的阶段性成果。
价值观是制度的灵魂。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团结、民主、和谐不仅是其本质属性,也构成其价值观基础。团结作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基石,根植于中国的政治实践和文化土壤,意味着政党对共同利益即人民根本利益的自我认同,并形成思想...
关键词: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价值观 团结 民主 和谐 
自由: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4年第6期34-41,共8页赵志鸿 
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自由都是人们的基本价值追求。但受所处时代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同社会形态对自由的具体类型追求有所侧重。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提出“自由人联合体”概念,强调自由个性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
关键词:自由 社会主义 自由人联合体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孔子仁学体系中“慎独”理念的形成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4年第6期42-48,共7页白宗让 
作为原始儒学修养论之核心理念,“慎独”在传世文献与新出土文献中多次出现。学界一般认为“慎独”属于孔门后学之创发,忽视了其与孔子思想的关联。从文本来看,与“慎独”关系最密切的《大学》《中庸》都和孔子有关,这两篇的思想主旨在...
关键词:慎独 仁学 孔子 
郭象命论分解——“命非己制”与“致命由己”如何同时成立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4年第6期49-60,共12页潘子萱 
对郭象命运论的诠释需要兼考当前并存却具张力的两份史料,即直接来源于郭象庄注的“命非己制”说和史料有所侧写的“致命由己”说。以上两说并立对郭象命运论的合理性不构成威胁,而是应视之为该理论的不同面向并将其相参合。在论“命非...
关键词:郭象 命运论 命非己制 致命由己 
理性的神秘主义与时间问题——以黑格尔哲学和佛教禅宗为例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4年第6期61-75,共15页李健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跨文化视域中的《周易》时间哲学”(23BZX019)的阶段性成果。
黑格尔哲学和佛教禅宗都有涉及神秘主义的内容。对于黑格尔而言,“神秘的”是“理性”;对于佛教禅宗来说,“神秘的”却被领悟为“日常生活”。黑格尔哲学和佛教禅宗所揭示的神秘是有理性特质的,即它们都是理性探索的结果;二者也都面临...
关键词:神秘主义 时间 黑格尔 佛教禅宗 
普兰查斯论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4年第6期76-82,共7页徐克飞 李心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法律理论界,法律实证主义者与新一代自然法学派展开了新一轮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法律事实与价值观念的关联问题。普兰查斯试图通过阐释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基本统一来克服事实与价值之间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客观标...
关键词:事实与价值 本体论 实践 事物的本质 
美德伦理学如何超越“利己”与“利他”——以麦金太尔的论述为中心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4年第6期83-94,共12页叶晴 
在现代道德哲学中,道德在某种程度上被等同于利他主义,这就导致了直观心理上的利己主义与道德要求上的利他主义之间的矛盾。同时,相较于利他主义的道德立场,美德伦理学被认为是一种利己主义而受到批评。现代对利他主义的可能性的论证主...
关键词:利己 利他 美德伦理学 麦金太尔 
景观视域中价值美学的发展与可能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4年第6期95-100,共6页俞武松 
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特质的景观,在发展过程中与审美保持着密切且复杂的关系。在作为景观内容的审美和作为审美对象的景观中,彰显且强化了景观中的审美价值,从而为价值美学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实践的支持。当景观与经济(消费)结合后,更是...
关键词:景观 审美无功利 价值美学 发展路径 
德性生活还是理智生活——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疑难与孟子回响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4年第6期5-13,共9页周星哲 吴童 
自足概念作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幸福的准则,引起《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幸福观的文本不一致性问题。评论家们就这一问题争论激烈,莫衷一是。在理论层面,包容论与理智论之间存在文本解读冲突;在实践层面,德性生活与理智生活之间存在选择...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自足 幸福 实践生活 孟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