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学报》

作品数:2660被引量:280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济宁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济宁学院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文化孔子高校儒家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韩华刘顺湖王晓强宋丽维李彦连更多>>
发文机构:济宁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孟子性善论及其现代道德教育启示
《济宁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23-29,共7页谢狂飞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一般项目“高校思政课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研究”(22VSZ058);2023年山东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儒家美德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育人有效性研究”(2023—DYZX—53)。
对孟子性善论的探讨不能仅仅限于思辩理性意义上的形式逻辑证明上,而应该深入到生命学问意义上的生命良心良知直接体仁践仁的感悟上。孟子性善论是与孔子之仁的思想息息相关的,孟子性善论直接传承自孔子之仁的生命智慧。孟子性善论既包...
关键词:孟子 性善论 现代德育 
识变·应变·求变: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话语的优化
《济宁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85-93,共9页代平平 顾训宝 
2024年日照市社科联研究课题“新时代大学生教育家精神培育研究——以日照市大学为例”(2024207)。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话语是促进思政课教学内容入脑、入心、入魂的重要介质。为了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话语优化这一目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准确识变的观察能力洞悉教学话语面临的话语环境较为复杂、话语内容更新迟缓、话语表达不...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思政课教师 教学话语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提升的价值及路径
《济宁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94-99,共6页金光美 李英林 
2023年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的文化塑造研究”(JJKH20230362SZ);2024年吉林省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规划课题项目“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提升研究”(24JSZB1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对我国新时代优秀教师集体品质和精神风貌进行了深刻总结和系统阐释。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教育家精神能够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提升筑牢教育信仰、守住师德底线、...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 高校思政课教师 亲和力 
新工科背景下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济宁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94-101,共8页钟必能 李宁 梁启花 陶小梅 邓清勇 
2023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工科背景下操作系统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研究与实践”(2023JGA127)。
新工科背景下的“双创”教育取得了较大进展,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对学生发展、产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等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现有“操作系统”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不足,存在将“双创”教育融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实...
关键词:新工科 操作系统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教学改革 
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价值及实践路径
《济宁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45-51,共7页任慧英 黄洁 
2023年西安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资助课题“网络‘微’时代高校场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研究”(XGSZ2023011)、“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研究”(XGSY2023012)。
教育家精神是追求卓越、关怀人文、秉持高尚道德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精神,是教育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精神特质与精神风貌。从科学内涵来看,教育家精神蕴含着心怀家国、以文载道的爱国和使命精神,言行垂范、笃行创新的...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新时代培育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路径——基于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
《济宁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84-93,共10页陈丽华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公信力”提升的要求。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这需要参与到包容且复杂的“公共领域”中,通过“交往理性”阐明自身的理性意志,获取公众的信任和称誉。这一任务面临着内部可控的影响因素,如丰...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公信力提升 主体间性理论 公共领域理论 
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网络表达困境及消解路径
《济宁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94-101,共8页杨旭 李前进 
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研究”(22&ZD002);2020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2020SJZDA144);2022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教思政司函〔2022〕2号)。
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超越了“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范式,更强调主体间基于共识基础上的理解与互动,为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表达困境及应对提供了启示借鉴。基于主体间性视域,大学生网络表达面临“快乐依赖”炮制的社交孤岛、“娱乐包装”...
关键词:主体间性 话语表达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空间 
党建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联动困境及其突破
《济宁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94-102,共9页余锋 黄勤 
2022年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安庆地方文化视域下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2022AH052599)。
“党建教育”一般是围绕党的生活展开的教育活动,与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者团队更为复杂,受教育者规模更为庞大,教育环境也更为包容,教育内容更为广泛。教师肩负着课程知识传授者与党的组织精神传递者的身份,学生也承担着思想知...
关键词:党建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领域联动 组织策略与宣传方法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普通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济宁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91-100,共10页戎茜 师艳秋 李彦连 李红燕 
2022年济宁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X202226)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基本理念和《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的毕业要求开展“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以“蛙的外形和解剖”实验为例剖析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包括细化实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 PBL TBL 过程性评价 毕业要求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被引量:2
《济宁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101-108,共8页薛妍妍 
2022年济宁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英语语言学》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JX202207);2023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数字化背景下山东文化外宣翻译及传播路径研究——以山东外宣短视频为例”(23ZZ03270004)。
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针对数字化时代为“英语语言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学生实际需求,分别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探索“英语语言学”课程...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 英语语言学 教学改革 数字素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