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

作品数:12499被引量:11076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中学语文教学》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4期更多>>
发文主题: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设计阅读教学语文教师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作者:余映潮黄厚江王栋生张玉新赵志伟更多>>
发文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语文学习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生活写作中坚定“自我表达”
《中学语文教学》2025年第3期67-70,共4页戴启江 
学生在写作实际中普遍存在“自我失位”的现象,即写作知识技能的获得与个体内在的成长经验相分离,导致出现“言不由衷”“表里不一”等现象。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深刻认识理解新课标对读写任务的目标要求,探索在写作教学中引领学生坚...
关键词:生活写作 过程意识 理性精神 自我表达 高中写作教学 
并非多余的担心——从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中的“意动用法”谈起
《中学语文教学》2025年第3期77-81,共5页陈恒舒 
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Ⅱ卷的文言文试题中均出现了“意动用法”。这违背了“语文知识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的命题原则,可能会加剧文言文教学中的烦琐化、机械化、术语误用等不良倾向。建议今后的高考命题应遵循课程标准原则,尽可...
关键词:意动用法 高考 依标命题 概念术语 文言文 
读写结合与读写分离——基于《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课例分析
《中学语文教学》2025年第3期26-30,共5页张心科 
语文界在不同时期对读与写的关系抱持不同看法。从《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例来看,1978—1999年,改革者提出应读写分离,还有人主张改进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有以读(“读”)促写、以写促写、以写促读等三种方式。2000—2024年,独立的阅读教学...
关键词:读写结合 读写分离 《谁是最可爱的人》 课例分析 
思维力:中考写作复习的指归
《中学语文教学》2025年第2期83-86,共4页蒋兴超 
中考写作是思维的展现和比拼。抓住思维力,就抓住了中考写作复习的牛鼻子。中考复习阶段,教师需从创设高质量思维场域、全方位检视学生的思维品质、系统性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三个维度聚焦和发展思维力,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思维力 思维场域 思维品质 思维层级 中考写作复习 
“整体感知”的内涵与方式——以《荷塘月色》课例为例
《中学语文教学》2025年第1期25-29,共5页张心科 
分析大量的《荷塘月色》教学案例后发现,对“整体感知”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是用略读的方式“笼统”“大致”地了解整篇课文内容,适用于所有文体阅读;二是用“诵读”“体味”“体悟”而非“肢解”“分析”的方式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主...
关键词:整体感知 《荷塘月色》 案例分析 阅读教学 
“记得”与“忘却”——解锁《阿长与〈山海经〉》文本意蕴的关键符码
《中学语文教学》2025年第1期48-51,共4页庞鹤 左高超 
鲁迅在创作《阿长与〈山海经〉》这篇回忆性散文时,以“记得”与“忘却”作为今我与昔我叙事显隐的分野。文中三处“记得”与“忘却”的表述形式各异但内涵丰厚,具有特殊性、必然性及整体性紧密交融的特质,让长妈妈的形象更为立体饱满,...
关键词:记得 忘却 意蕴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结构化视域下统编教材高考写作素材的开发策略
《中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12期67-70,共4页严爱军 袁健 
高考作文复习中,多数学生已经认识到积累统编教材中写作素材的重要性,但他们积累的素材大多零散、无序,对提升认知的作用甚微。为此,教师需要依托结构化思维,引导学生深度开发统编教材中的写作素材,主要包括三大策略:以主题为纲,分类整...
关键词:关联教材 结构化思维 深度开发 高考作文复习 
素养本位·言语本体·交际本旨——中考非文学作品阅读的命题落点及教学启示
《中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11期76-79,共4页敬军 
中考非文学作品阅读以核心素养、语言运用、沟通交流作为命题的三大落点,即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着眼于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语言运用为着力点,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以沟通交流为落脚点,满足交际需要。因而,...
关键词:中考非文学作品阅读 核心素养 语言运用 沟通交流 
“史论”一定要“论证”吗——《五代史伶官传序》重读
《中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11期62-65,共4页冯超 
厦门市集美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大概念教学研究”(编号:23145)的研究成果。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将《五代史伶官传序》看作是一篇结构谨严的“史论”,认为其中史实与观点存在论证关系。从文本直感、文体特性与文本事实等角度对《五代史伶官传序》进行考察,发现文中史实与观点之间真正关系乃是“引出”而并非“...
关键词:史论 论证文 结构逻辑 《五代史伶官传序》 
文学知识结构化的教学实现
《中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10期18-21,共4页赖颖芝 吴欣歆 
在中学语文教学语境中,“文学知识”侧重于系统呈现文学作品及文学活动的特征,“文学知识结构化”是积累、梳理文学知识,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的过程。促进文学知识结构化的教学应以文学体验活动为载体,重点关注概念框架的...
关键词:文学知识 结构化 概念框架 认知图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