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58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主题:思政课抗联精神东北抗联高校思政课大学生更多>>
发文期刊:《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神州》《新智慧》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智经济时代红色文旅产业促进辽宁乡村振兴发展研究
《乡村科技》2025年第4期73-77,共5页林杨 刘凤华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党建与思政专项项目“东北抗联精神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路径研究”(2024JYTSZZX-01);辽宁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东北抗联红色基因传承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以辽宁为例”(202511430190)。
在新时代,数智经济与红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以数智经济赋能农业生产为抓手,拓宽红色文旅产业发展空间,重塑农村新业态,能有效提高农村产业运行质效,促进农产品市场消费,满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于此,...
关键词:数智经济 红色文旅产业 辽宁乡村振兴 新质生产力发展 
东北抗联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样态、契合点和着力点——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97-100,共4页李斌 赵毅 
2024年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青年项目)(2024JYTQN-08);教育部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23JDSZK023)。
东北抗联红色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道德品质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资源。文章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通过对实际教学案例的分析,遵循东北抗联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二...
关键词:东北抗联文化 思政课程 实践教学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共生关系研究——以辽宁科技学院学生毕业典礼为例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76-78,97,共4页教立营 薛忠祥 
2024年辽宁科技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新时代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价值观育人功能研究”(2407B1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毕业典礼日益成为社会热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文章以辽宁科技学院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为例,阐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共生关系...
关键词: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共生关系 研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6,共6页潘瑞 阚迪 李慧君 
辽宁省教育厅教改研究项目“将长工精神融入思政课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辽教通[2022]166号)。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形成的以革命为主题的一系列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宏壮开篇。坚定理想信念、发扬优良传统、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高校要从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社会环...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育人价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及启发
《党史文苑》2024年第9期113-115,共3页教立营 高英 冮玉石 
2024年辽宁科技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新时代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价值观育人功能研究》(编号:2407B15)阶段性成果。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与危机抗争的历史。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之际,抑或是改革开放之初面对发展过程中的多重危机,直到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
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领导力 大变局 改革开放 
新时代地方高校思政课协同育人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74-76,共3页胡丹 
辽宁科技学院2022年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地方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育人机制的构建”(LKJY202216).
推进地方高校思政课协同育人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新时代地方高校“大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理念创新,体系化构建新时代地方高校思政课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坚持三堂联动,创新性构建社会、行业、高校协同育人新范式...
关键词:新时代 思政课 协同育人建设 
新时代东北抗联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的分析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被引量:1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72-74,71,共4页郑栋庭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五融入’抗联精神应用路径研究”(JG21DB296).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的关键一环。当前思政课教学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将东北抗联...
关键词:东北抗联精神 思政育人 改革创新 
东北抗联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研究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75-78,共4页孙多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东北抗联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行·讲·创·演实践教学模式研究”(23JDSZK023).
为探究东北抗联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明晰当前东北抗联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研究态势与薄弱点,以中国知网收录的东北抗联文化研究论文为样本,运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绘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近年来...
关键词:东北抗联文化 高校思政课 实践教学模式 现状 
情景剧教学法的创作、实现与推广应用研究
《社会科学前沿》2024年第1期518-524,共7页刘凤华 
文章首先介绍了情景剧作品梗概、构思方案和结构框架三方面基本信息,其次分析了其创作排演、创作特色、修改完善和创作效果四方面的创作实现。再次总结了情景剧的推广思路、推广方式和推广路线。最后梳理了情景剧推广实施的政策、经费...
关键词:情景剧 教学法 教学改革 
学史增信,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88-90,共3页郑栋庭 
辽宁省教育厅2021年度科学研究经费项目(面上项目)“抗联精神当代价值转化路径探究”(LJKR0525).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艰难困苦奋斗实践中形成的,是由一系列革命精神组成的同根同源的精神体系,信仰、为民、奉献、奋斗是其核心要义。文章旨在寻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基因密码、挖掘其内在价值,发扬艰...
关键词:精神谱系 精神支撑 辽宁振兴 中国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