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作品数:90被引量:66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徐佩若阴其俊范圣法胡欣敏朱涛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课程大学生实验教学素质教育更多>>
发文期刊:《物理通报》《化学教育(中英文)》《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化工高等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校本科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成效与改革取向》
《人民长江》2024年第11期I0007-I0007,共1页顾艳燕 
科教兴国的战略背景下,本科院校坚持走“质量建校、特色兴校、名师强效”的学校建设与管理之路,不仅是建设我国高水平本科院校的必要途径,也是面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本科教育质量的根本要求。目前,我国本科院校在内部质量建设与运行上仍然...
关键词:本科院校 本科教育质量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内部质量管理 高校本科教学评估 改革取向 特色兴校 科教兴国 
强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内涵的举措及课程评价被引量:2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4年第20期102-107,共6页刘金库 张敏 张浩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378124);教育部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教高司函[2024]6号);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No202102481004);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华东理工大学教学名师培育团队项目。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是数字赋能实践教学新模式,如何强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内涵,提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的使用率和育人实效,是各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聚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存在的课程选题、核心...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育人实效 应用共享 一流课程 
数字赋能加速实验教学中心内涵式发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4年第7期107-110,175,共5页刘金库 张浩然 黄婕 熊焰 葛云晓 
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No202102481004);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一流特色课程建设项目(校研〔2023〕10号);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教学名师培育团队项目(校教〔2018〕17号)。
数字赋能实验教学中心是时代所需。通过数字技术对高等学校实验教学中心进行数字赋能,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验课程育人需求为导向,切实解决实验教育教学管理与运行中的“真”问题,推动实验教学中心内涵式发展。结合数字赋能实验教学中...
关键词:实验教学 数字赋能 内涵式发展 人才培养 
数字赋能新时代实习教学内涵式发展被引量:2
《中国大学教学》2024年第6期68-74,共7页刘金库 张浩然 黄婕 
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02102481004);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教学名师培育团队项目(项目编号:校教[2018]17号)。
数字赋能实习教学内涵式发展是深化高校实习教学改革、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实习育人需求为导向,分析现阶段实习教学存在的8个问题:课程投入大、效果显现慢、成果认可少、教学团队弱、重视程度低、...
关键词:实习教学 数字赋能 内涵式发展 人才培养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数字赋能工程能力培养新模式被引量:30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年第3期85-88,113,共5页刘金库 葛云晓 黄婕 张浩然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002052057,202102481004);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建设项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校研[2021]47号)。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是数字赋能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将工程能力培养中存在的线下实践教学难题通过数字形式呈现,人机交互中传递知识,提升工程理念,厚植工程素养,以虚补实,完善工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补足人才培养方案中部分工程实践...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 工程能力 应用与共享 一流课程 
“学在华理”生态传承与新时代育人创新实践
《化工高等教育》2022年第5期29-32,102,共5页黄婕 何清 刘金库 
上海市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华东理工大学秉承“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从机制、保障和制度等方面全方位着力,以学生综合能力跃升为目标,打造了“爱学、能学、会学”的“学在华理”生态,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向数字化转型,创新育人机制,培养...
关键词:教学管理 人才培养 本科教学 
碳点修饰硅酸锌金属防腐蚀颜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教学实践被引量:3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年第10期159-166,172,共9页刘金库 陈义香 卢怡 薛亚楠 张文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878090);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0CL04);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教学名师培育团队建设项目(华东理工大学校教[2018]17号)。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端创新性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科技之母,实验是“炼金”的直接途径。设计了碳点修饰硅酸锌金属防腐蚀颜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综合实验,利用碳点原位修饰技术,制备了碳点/硅酸锌纳米复合材料...
关键词:硅酸锌 碳点 防腐蚀性能 实验教学 
科研成果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线转化的模式——以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建设为例被引量:21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年第10期58-61,共4页刘金库 卢怡 张敏 盛潇潇 
教育指导委员会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化学类专业基础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H20200507);华东理工大学教学名师培育团队项目。
结合国家首批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建设经验,通过落实课程名称、实验目的、互动操作、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教学实践、应用推广和持续改进等8个环节,系统阐述如何实现前沿科技成果向虚拟仿真实验内容的转化,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科研成果向虚...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 科教转化 OBE理念 信息技术 一流课程 
基于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的课程评价技术被引量:8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2期258-264,共7页范圣法 张先梅 虞慧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02334,61772200);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7ZR1406900,17ZR1429700);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规划课题(GJEL18135)。
高校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课程数据,如何利用数据资源分析课程教学状况,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决策支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的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评价系统进行了功能需求分析,...
关键词:课程评价 数据预处理 FP-GROWTH算法 关联规则 数据聚类 
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一线转化可借鉴实施模式探索被引量:25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年第11期160-163,共4页刘金库 盛潇潇 张敏 卢怡 孙慧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878090);教育指导委员会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H20200507);华东理工大学教学名师培育团队项目(校教[2018]17号)。
前沿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一线转化是实验教学与时俱进的重要方式,也是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科研素养、创新潜质和解决科学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多年教学实践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将科研成果通过"目标引领、落实内容、细化过程、...
关键词:实验教学 科教转化 OBE理念 信息技术 前瞻性 金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