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籽

作品数:960被引量:4468H指数:3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罗凡费学谦王亚萍钟海雁姚小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江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食品与机械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隔板对油茶籽液压制油效率的影响
《食品与机械》2025年第2期101-107,共7页刘海 郭少海 杨远春 阳雨容 李慧 
中央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项目(编号:贵[2024]TG25号);贵州省林业科研项目(编号:黔林科合[2022]15号,黔林科合[2022]09号);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编号:贵[2022]TG01号)。
[目的]研究隔板对贵州不同含油率的油茶籽榨油效率的影响,评价液压压榨工艺对贵州油茶籽榨油的适用性。[方法]检测贵州不同产地的油茶籽含油率,筛选具有不同含油率的玉屏普通油茶籽、贵阳普通油茶籽和威宁短柱油茶籽作为原料,采用无孔...
关键词:油茶籽油 液压压榨 隔板 威宁短柱油茶 
油茶籽微波干燥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食品与机械》2025年第1期97-106,共10页肖李 李立君 罗红 黄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2306124);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22JJ40860)。
[目的]掌握新鲜油茶籽的微波加热特性和含水率变化规律。[方法]通过电磁—流/固传热耦合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单颗油茶籽的温升特性,确定物料摆放位置和微波功率范围;开展单颗和小批量油茶籽的微波干燥试验,根据内部和表面实测温度,校验数...
关键词:油茶籽 微波干燥 数值模拟 温度分布 干基含水率 
超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油茶籽油中的3种甾醇
《食品与机械》2023年第7期56-61,共6页潘锦华 陈峰 白建平 段雪菲 李绮淇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项目(编号:2022kj51)。
目的:为准确测定油茶籽油中的β-谷甾醇、菜籽甾醇、菜油甾醇含量。方法: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测定方法。样品以6-酮胆甾烷醇为内标物,50 mL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0 min,离心分层后,样液经Xbridge BEH C_(18)(100 mm×4....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大气压化学电离 油茶籽油 Β-谷甾醇 菜籽甾醇 菜油甾醇 
花椒风味油茶籽油制备及挥发性物质分析被引量:2
《食品与机械》2023年第5期166-172,共7页李东 张琼 何新益 李云 张陈云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1YDTPJC00840);贵州布依丽吉油茶实业有限公司横向委托项目(编号:GZBYLJ202001);天津市宝坻区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011,202103)。
目的:为改善油茶籽油的特殊气味,以油茶籽油和花椒为原料开发花椒风味油茶籽油。方法: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花椒风味油茶籽油的过氧化值、酸价、脂肪酸组成和气味变化。结果:当料液比(m花椒∶m油茶籽油)为10∶100、煎炸温度为180℃、煎炸...
关键词:花椒 油茶籽油 花椒酰胺 挥发性物质 
油茶籽粕多糖羧甲基化、乙酰化修饰及其对透明质酸酶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食品与机械》2021年第10期44-49,共6页杨建安 张超 文焱炳 方芳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重点项目(编号:黔科合基础[2017]1414);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黔科合支撑[2020]1Y143号);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编号:19B015);湖南省重点研发项目(编号:2020SK2100)。
目的:研究羧甲基化油茶籽粕多糖(CM-COP)和乙酰化油茶籽粕多糖(Ac-COP)的修饰工艺,并研究其对透明质酸酶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取代度为指标,采用氢氧化钠—氯乙酸法和乙酸酐法分别对油茶籽粕多糖(COP)进行羧甲基化和乙酰化修饰。结果:CM-...
关键词:油茶籽粕 多糖 羧甲基化:乙酰化 透明质酸酶 
在油茶籽油国家标准中增设脂质伴随物营养声称指标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5
《食品与机械》2021年第9期8-14,22,共8页王铮 曹清明 裴小芳 谭玉珩 黄催荣 周文化 
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0NK2020);长沙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kq2014150);湖南省创新平台与人才计划(编号:2017TP1021);湖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编号:2019TP2011);长沙市科技计划(编号:KC17040007);长沙市重大专项(编号:kh1802010,kq1703036)。
综述了油茶籽油中脂质伴随物含量尤其是加工过程中含量变化的现有研究成果,分析了现行茶籽油各类产品标准中脂质伴随物含量的指标,提出了在茶籽油国家标准中增设统一的脂质伴随物营养声称指标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茶籽油 产品标准 脂质伴随物 制油工艺 精炼 
高温条件下外源多酚对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0
《食品与机械》2020年第1期61-64,71,共5页李亚茹 钟海雁 龙奇志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8JJ2674)
以没食子酸丙酯、槲皮素等5种外源多酚为试验对象,通过Rancimat法和烘箱法测定油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了在180℃高温条件下外源多酚对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外源多酚浓度的增加油茶籽油的诱导时间延长,其中添加没食...
关键词:多酚 油茶籽油 氧化稳定性 高温 酸值 过氧化值 p-茴香胺值 羰基价 
油茶籽美拉德反应产物及其抗氧化能力被引量:6
《食品与机械》2019年第1期69-74,共6页杨楠 罗凡 费学谦 钟海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70060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CAFYBB2017ZA004-10)
采用不同加热时间与温度处理的油茶籽油,测定加热前后油茶籽油的氧化稳定时间、水分、褐变程度、色值以及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及其抗氧化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压榨油茶籽油的氧化稳定时间随加热时间延长呈先增大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规律,在...
关键词:油茶籽油 美拉德反应 抗氧化 
油茶籽粉碎程度对水酶法提油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4
《食品与机械》2016年第3期174-177,共4页谢斌 杨瑞金 顾姣 
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课题(编号:2013AA102013)
研究油茶籽破碎程度对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得率及提油过程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利用刀片式粉碎机将油茶籽平均粒径减小至37.92μm时,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总油得率、清油得率分别达到96.85%和91.83%。当对油茶籽...
关键词:油茶籽 水酶法 粒径 乳状液 粉碎方式 
油茶籽油提取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2
《食品与机械》2016年第2期183-187,共5页杨建远 陈芳 宋沥文 胡蓉 邓泽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560464);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编号:YC2015-B015);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510403017)
油茶籽油是世界上四大木本食用油之一,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菌、抗炎、保肝、抗氧化及增强人体免疫力等重要保健功效。随着中国油茶种植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势必进一步推动更为绿色、高效的茶油加工新技术的发展。文章综述了...
关键词:油茶 油茶籽油 提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