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符

作品数:294被引量:42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德福程琪龙潘峰张维鼎丁信善更多>>
相关机构:渤海大学四川大学汕头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社会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们社会距离越近,称呼所用语符数量越少
《资治文摘》2015年第5期10-10,共1页张勇 
题旨概述:社会距离远近不同的人相互之间的称呼会大不一样,两个人社会距离越近,他们之间的称呼就越亲密、越随便,所用的语符数量就会越少,越简洁;反之,两个人社会距离越远,他们之间的称呼就越疏远、越正式、越有礼貌,所用的语...
关键词:社会距离 称呼 数量 语符 语言表达 个人 礼貌 
人际交流中非言语信息的采集被引量:3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5期465-468,共4页许玲玲 
人际交流中,各类非言语符号有其特定的含义,时刻传递着有关交际主体的大量信息。非言语信息的采集,在各行各业都有很大的价值。非言语自身的特点,使非言语信息的采集存在一些障碍。为了采集可靠、翔实的信息,采集人员必须遵循非言语信...
关键词:信息 搜集方法/人际交流 非言语信息 言语信息 信息采集 人际交流 言语符号 交际主体 特定 
概说身态语言
《宜宾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89-91,103,共4页雷涛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可分为言语符号系统和非言语符号系统.言语符号系统是指表达信息的语音和语义的符号集,包括语音符号和书写符号(文字)两大部分,即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非言语符号系统是指对言语符号系统...
关键词:身态语言 有声语言 言语符号 穿着打扮 符号系统 身势语 辅助作用 非语言符号 概说 空间距离 
语言运用中的替换原则——语用原则论之二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5期75-82,共8页冯广艺 
语言结构体系是由一系列不同特征、不同功能的语言符号构成的,语言符号在语言结构体系中千变万化,它的特征和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纯语言学意义的阐释范围。虽然结构主义语言学关于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关键词:语用原则 语言运用 语言结构 语言学意义 结构主义语言学 语符列 替换分析法 线性序列 语言哲学家 语言学思想 
孟子的诗学——兼论“说诗”与“赋诗”的区别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82-87,共6页王守华 
儒家诗学发端于孔子。孔子之后,承传关系便不太了然。汉时,四家诗出,《鲁》诗最早(见陈乔枞《鲁诗遗说考序》)。然其传人,据《汉书·楚元王传》称之为“孙卿门人”浮丘伯。丘伯为汉时齐人。《齐》诗在文、景世与《鲁》诗齐名,传人辕固,...
关键词:诗歌 孟子 说诗 解诗 儒家诗学 语符列 以意逆志 《凯风》 古义 子夏 
论文学创造的语符化行程
《江汉论坛》1992年第8期66-71,57,共7页阳友权 
文学创造不同于其它艺术创造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一种语言的创造。语言不仅是文学创造的媒介、手段和工具,而且是文学作品的本体存在方式和价值符号载体,作家只能用语言媒体去把握主体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关键词:审美心理结构 文学创造 语言感知 作家 语言意象 心理内容 艺术创造 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 语言艺术 
作家本体论艺术哲学辨析
《学习与探索》1992年第4期100-106,共7页阳友权 
文学是人类本体的审美延伸,是人对自身本真生存的歌唱;文学审美是人的本体生存价值的定向实现,是人的生存之美的自由创造。作家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实则是人类与文学的关系的具体化,文学的本质是历史的现实的人的本质的审美化,是对人类生...
关键词:作家本体 本体论 文学本体 审美心理结构 艺术哲学 文学作品 文学艺术 人类 文学创造 语符化 
转化·超越——从心灵意象到语符文字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46-52,共7页韩健敏 
在繁复而微妙的写作心理流程中,以写作主体心灵与客观世界的遇合、碰撞为起始,继而到主体心灵溶解客观生活后所生成的审美意象、意结、意念,再到书面语符文字的物质呈现,可谓辉煌卓越的三级腾跃。就写作实践而言,又尤以心灵意象(意绪)...
关键词:语符 意象化 写作实践 写作主体 写作行为 审美意象 语言艺术 客观生活 佳篇 汪曾祺小说 
读《汉语语序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7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104-106,共3页阎文力 
语言的语符组合是呈线性的序列。“因为人的语言总是一个跟着一个,成先后的次序,这个先后的次序啊,差不多全世界的语言,没有不利用先后的次序当一种语法的关系的。”语素同语素的,词同词的,词组同词组的。
关键词:语法分析 语符 世界的语言 朱德熙先生 语言单位 句法结构 有定 语法学界 语言理论 语言事实 
模糊修辞的原则和方法初探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111-118,共8页王振宇 
语言,从抽象角度来看,它是一种符号系统。仅凭这一点,我们便不难看出模糊语言学和模糊数学的师承关系:模糊数学的建立从理论上为模糊语言学奠定了基础。模糊语言学正是运用了模糊数学理论中语言变量及其一致性函数理论对语言现象进行分...
关键词:函数理论 语言变量 主客观世界 适度性 语符 语言因素 师承关系 显性语法关系 语言理论 形式语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