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际翻译

作品数:163被引量:48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赵明蔡新乐高玉霞肖宏德胡牧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文学译介传播的多模态互文重构——以英译茅盾文学奖作品为例
《小说评论》2024年第6期74-83,共10页姬琨 胡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社会主义文学经验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文学研究”(19ZDA277);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ESP教学的多模态立体化框架建构及效果评价研究”(2020SJA0355)阶段性成果。
纵观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探索成绩斐然,也历经艰辛。然而,新时代文学文化传播的实际效能仍与我国综合国力差距较大。中国文学译介传播的关卡在于目标语受众群体的接受效度,这受制于文化势差、译介策略、传媒机制等诸...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 译介策略 改革开放时代 中国文学译介 多元文化 媒介形态 受众群体 语际翻译 
语内、语际和符际翻译视角下《〈黄帝内经〉——养生图典》(中英版)研究
《亚太传统医药》2024年第9期211-215,共5页谭冰洁 文雅倩 陈子杰 白冰 陈珍 王珊珊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揭榜挂帅”项目(2022-JYB-JBRW-011);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英才计划-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培育计划(J2023C01);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YB-23-44)。
1997年出版的《〈黄帝内经〉——养生图典》(中英版)采用岐伯与黄帝的对话,并结合图片及虚拟角色的方式呈现,引起一定关注,但在西方大众群体中的传播仍不够广泛。结合雅各布森提出的解释言语符号的三个方法,即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及符际...
关键词:《黄帝内经》 漫画 语内翻译 语际翻译 符际翻译 
从语内翻译到语际翻译--以语境化视角下东北方言中的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为例
《海外英语》2024年第4期17-19,共3页封玮烨 景芷伦 于海润 王柯懿 
东北方言的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以北京冬奥会热词“隔路”为例;项目类型: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级别:省级(项目编号:S202210559159),指导教师:胡文芝。
东北方言语义丰富,用法灵活,使用时对语境依赖度高,而目前针对东北方言翻译的研究较为匮乏,缺少系统的翻译模式。文章基于语内、语际翻译理论,立足语境化视角,构建了“东北方言—普通话—英语”翻译模型,通过分析东北文化特色词的语境含...
关键词:语内翻译 语际翻译 语境 东北方言 文化特色词 
中国话语对外传播的语内翻译与语际翻译探究
《西部学刊》2023年第21期161-164,共4页杜雨珂 张万防 
2021年度教育部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英汉互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融合性研究”(编号:202101194003);2022年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典籍英译中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的联动”(编号:22Y09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话语对外传播时面临着中华文化底蕴、中国政治话语特色和网络话语的时代特色等方面语境的语内翻译难题,语际翻译转换面临着词汇、句法和体裁的搭配契合度制约。就中国话语的语际翻译而言,中国话语对外传播时要基于政治敏感性,合理选...
关键词:语内翻译 语际翻译 中国话语 
从“Vernehmen”到“觉知”的多重语际翻译:论海德格尔存在论诠释学对形而上学先验意义的解构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23年第10期95-110,共16页杨乃乔 
在西方诠释学的发展逻辑上,形而上学传统作为对世界本源的意义统摄,为现象界及其道德秩序的构成设定了先验的终极意义。海德格尔存在论诠释学所拒斥的标靶,是对源发于巴门尼德“εiναι”(Sein/存在)的先验意义给予解构。在《存在与...
关键词:海德格尔 存在论诠释学 形而上学 “Vernehmen” 觉知 
浅析符号翻译学视域下的中国现代散文翻译——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
《现代语言学》2023年第10期4280-4285,共6页周冰雪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加深,中国文学作品迈出国门。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行文优美,内容典雅易懂,对促进中国文学作品海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此为例,结合雅各布森的翻译理论,即翻译的实质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转换,介绍了...
关键词:符际翻译 语际翻译 语内翻译 散文翻译 
典籍的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以《滕王阁序》英译为例
《今古文创》2023年第33期100-102,共3页殷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人许多的智慧结晶都凝结在典籍里。典籍翻译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滕王阁序》英译为研究对象,结合罗曼·雅各布森对翻译的理解,来探究典籍翻译的过程、翻译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可以采取...
关键词:典籍翻译 语内翻译 语际翻译 《滕王阁序》 
从"Vernehmen"到"觉知"的多重语际翻译:论海德格尔存在论诠释学对形而上学先验意义的解构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3期99-100,共2页杨乃乔 
在西方诠释学的发展逻辑上,存在着一个宏大且坚挺的形而上学传统,这个形而上学传统作为哲学在精神或信仰上安身立命的家园,是对世界本源所给出的本体论猜想,也因此创生了统摄现象界及其道德秩序的先验性终极意义,而这里的先验性终极意义...
关键词:形而上学传统 先验性 现象界 西方诠释学 狄尔泰 生命诠释 道德秩序 终极意义 
古诗英译:从语内翻译到语际翻译——以《长恨歌》英译本为例
《美化生活》2023年第10期98-100,共3页高双 王英莉 
从“Vernehmen”到“觉知”的多重语际翻译:论海德格尔存在论诠释学对形而上学先验意义的解构
《学术月刊》2023年第3期162-176,共15页杨乃乔 
在西方诠释学的发展逻辑上,形而上学传统作为对世界本源的意义统摄,为现象界及其道德秩序的构成设定了先验的终极意义。海德格尔存在论诠释学所拒斥的标靶,是对源发于巴门尼德“εῖναι”(Sein/存在)的先验意义给予解构。在《存在与...
关键词:海德格尔 存在论诠释学 形而上学 “Vernehmen” 觉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