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审美

作品数:40被引量:6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鹏王琼沈长智史红潘春见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高校辅导员》《中国高教研究》《人文天下》《社会科学辑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孔颜之乐”看道德审美的“中国性”
《中州学刊》2025年第3期110-118,共9页杨吉华 
《论语》中的“孔颜之乐”,以安贫乐道的精神要义,将道德主体对于社会的人文关怀和道义担当,融于自我心性修养与道德实践的审美体验中,形成一种美善相融的圣贤气象,蕴含着内以修身、外以治世的道德审美价值取向。宋儒通过以“诚”贯通...
关键词:孔颜之乐 道德 圣贤气象 天地精神 审美生成 
川剧经典剧本文学中城市生活的道德审美维度——以《芙奴传》《柜中缘》《谭记儿》为例
《戏剧文学》2024年第11期71-77,共7页佘国秀 
川剧剧本文学以与舞台表演艺术平行的文本形式,呈现出巴蜀普通民众在文化娱乐生活中的道德审美判断与伦理价值追求。以《芙奴传》《柜中缘》《谭记儿》为代表的传统川剧经典剧本通过雅俗共赏的通俗文学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巴蜀民众对良序...
关键词:川剧剧本 良序社会 重德崇礼 性别平等 道德审美 
路遥小说:道德的和伦理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46-58,共13页李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乡土小说中的伦理问题研究(1978—2016)”(17CZW05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乡土小说与乡村文化变迁的关系、启示研究及文献整理”子课题“百年乡村文化变迁对乡土小说影响研究”(19ZDA273)的阶段性成果。
路遥小说呈现的伦理书写与道德问题,具体表现为早期政治意识形态下的社会伦理书写,社会历史背景下差异化的情爱伦理与唯美化的道德理想建构,新时期乡土道德的坚守与时代语境中道德异化的探讨,以此彰显文学的道德审美意向。路遥遵循艺术...
关键词:路遥小说 伦理书写 道德审美 社会价值 文学理念 
指向身体发展的绘本教学策略
《河北教育(综合版)》2020年第7期103-103,共1页顾芳 
儿童与绘本的互动使绘本教学更加关注儿童的身体体验、思维认知、道德审美,以提升儿童身体的人性与灵性。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引导深度阅读、开展创意写作、具身戏剧表演等方式,实现绘本教学对发展儿童身体的独特价值。引导深度阅读...
关键词:绘本教学 深度阅读 语言才能 道德审美 创意写作 儿童身体 语言认知 身体体验 
汉字文化与中国人的形象思维被引量:2
《人文天下》2020年第3期66-70,共5页高玉敏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传承交流,成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汉字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意蕴、形态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认知、...
关键词:道德审美 汉字文化 哲学认知 中华文明 形象思维 文明进步 心理特征 传承发展 
美国汉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审美性碰撞——以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为人物表被引量:1
《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11期130-140,M0006,共12页夏伟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在大陆高校的学科设置,始于1949年后。该学科的七十年历史,大体可以1980年为界。1980年前为“一体化”学科(以下简称“80前”学科),而1980年后,则渐趋多元与开放。其中尤以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三位美籍华人影响最大...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美国汉学 学科史 道德审美 历史审美 现代性审美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模式研究
《休闲》2019年第6期176-176,共1页戴明辉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德育工作产生了显著影响。自媒体是新媒体时代的主要载体。为了应对时代挑战,把握时代发展机遇,高校必须不断完善大学生德育模式,保证德育工作可以满足时代需求。'道德审美'模式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模式的主要发...
关键词:新媒体 道德教育 道德审美 大学生 
齐鲁青未了:源远流长、熠熠生辉的山东文学
《山东文学》2018年第12期111-124,共14页田振华 张丽军 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文学史编撰”咨询委员会(指导) 程孝阳(编撰) 张璇(编撰) 刘玄德(编撰) 
五千年中华文明浩浩荡荡,三千载山东文脉源远流长。上迄先秦下及当代,文学鲁军气势磅礴、波澜壮阔。齐风鲁韵,绵延且长。诸子争鸣,儒学昌盛。人文情怀与道德审美相融,载道明志与社会教化互补。历史沉浮间三历辉煌:先秦的肇端发韧出手不...
关键词:山东文学 齐鲁 新文化运动 中华文明 道德审美 人文情怀 社会教化 宋元明清 
以道德审美浅析《穆斯林的葬礼》的爱情和人性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7期17-17,19,共2页贾瑞芳 
女作家霍达是中国当代文坛富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作品题材广泛,《穆斯林的葬礼》是她的成名作,自1988年出版以来不断被各大出版社重印,一直畅销不衰,并荣获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学者们推出了研究,同时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作为一位女性...
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 审美 道德内涵 
中国服饰与中华美学精神被引量:6
《中国文学批评》2017年第4期69-82,共14页史红 
传统的造物美学思想:观象制器——兵器意匠中的“天时地利”;物以载道——兵器意匠中的道德审美;物以致用——兵器意匠中的材料美学;重己役物——一兵器意匠中人、物和谐的审美观。这对于现代兵器设计和制造都是有益的借鉴,遵循古...
关键词:美学精神 中华文化 服饰 中国 美学思想 道德审美 审美态度 “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