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之知

作品数:88被引量:12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陈四光赵馥洁顾红亮黄勇陈嘉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道德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张载“知”论:知识与道德的区分
《文化学刊》2024年第8期138-141,共4页靳鹏娟 王川 
邯郸市202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邯郸红色文化资源发掘保护利用研究”(项目编号:XW2024311);云南师范大学2024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冯友兰晚年哲学观的现实意义研究”(项目编号:YJSJJ23-B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载儒学中的“见闻之知”是指通过感官观察和经验积累所获得的知识。然而,张载也提出了“德性所知”,作为感官知识和道德知识两种认知获取途径,这两种思想存在一定的差异。学术界对此专门做出的研究甚少,且从字面理解上很容易混淆不清...
关键词:见闻之知 德性之知 道德 知识 差异性 
作为动力之知的儒家“体知”论——杜维明对当代道德认识论的贡献被引量:11
《哲学分析》2020年第3期101-116,196,197,共18页黄勇 黄家光(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项目编号:2019ZDA033)。
“体知”是杜维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说明儒家传统所强调的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这种知识类型在宋明儒学中被称作“德性之知”,而与“闻见之知”相区别。这种知识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方面,要获得这样的知识,不能只靠理智的认知活动,...
关键词:体知 德性之知 动力之知 杜维明 
“悟”:一种中国传统道德哲学运思方式被引量:7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51-59,175,共10页段江波 
西南财经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18年度课题
"悟"是一种集道德情感、道德理性与道德行动总和效应下,实现个体道德境界提升的道德认知实践活动,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一种较为独特的运思方式。从字义上看,"悟"的内涵从身体的"醒觉"引申到精神性的"觉悟"。"悟"与"道"、"悟"与"体"的...
关键词: 悟道 德性之知 道德哲学思维 
《近思录》从传统到现代的文化意识
《文史知识》2016年第1期17-22,共6页潘朝阳 
一《近思录》的成书 朱子在建宁府建阳县芦山为其母守墓,结"寒泉精舍"以居,时在南宋孝宗淳熙乙未(1175)。当年夏天,浙江东阳吕祖谦来此盘桓旬日,与朱子共读北宋四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的语录和著作。两人共同从四子之书中"...
关键词:近思录 朱子 建阳县 建宁府 传统儒家 内圣外王 淳熙 德性之知 浙江东阳 儒家道德 
论道德之“见”的认识困境——也谈《孟子》“见牛未见羊”被引量:1
《学术探索》2012年第1期18-21,共4页何丽艳 
近年来,学界对《孟子》齐宣王"见牛未见羊"现象多有阐发,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儒家道德之"见"的广泛关注。其实,《孟子》论"见牛未见羊",阐述了因"见牛觳觫"而产生"德性之知"的德性主义认识路线。在这条认识路线中,"见"不仅可以使见者体认...
关键词:   德性之知 
生活即教育
《教育(教学科研)(下旬)》2010年第7期41-41,共1页曹辉 
生活即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对教育本质的诠释,是对生活本质的深刻领悟。1922年,陶行知在《时事新报》副刊上发表《生活教育》一文,用英文表述了
关键词:生活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 《时事新报》 人的身心发展 行为文化 道德教育 生存状态 德性之知 个体道德 
儒家伦理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国哲学百科全书》相关论述的评论
《思想与文化》2006年第1期206-230,共25页黄勇 崔雅琴 
《中国哲学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Chinese Philosophy~*)(以下简称《全书》)一书可谓是用西方语言研究中国哲学的里程碑。《全书》共收录了由现今这个领域内最优秀的七十六名学者所撰写的一百八十七篇长文,编者柯雄文(Antonio S.Cua)
关键词:儒家伦理 哲学百科全书 美德伦理 儒家传统 中国哲学 德性之知 黄金律 牟宗三 道德律令 为己之学 
先秦诸子智道德观论略被引量: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15-23,共9页沈继成 
先秦诸子智道德观论略沈继成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智”古代作“知”,《说文解字·矢部》说:“知,识词也,从口从矢。”徐颢《说文解字注笺》解释说:“知,智慧及知识之引申,故古只作知。...
关键词:《老子》 道德观 墨子 先秦诸子 知识分子 道德规范 孟子 孔子 “德性之知” 伦理思想 
中国古代智慧观的历史演变及其价值论意义被引量:4
《人文杂志》1995年第5期25-30,共6页赵馥洁 
中国古代智慧观的历史演变及其价值论意义赵馥洁西北政法学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智力不断提高,人们对智力的认识也逐步深化。自孔子奠定中国古代智力观的基础之后,先秦诸子、两汉经师、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实学思...
关键词:智慧观 认知智慧 中国古代 历史演变 价值论 道德智慧 “德性之知” 明清之际 “经世致用” 王阳明 
论道德智慧被引量:10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4期36-40,共5页龙兴海 
道德智慧是智德论、美德论的重要范畴,也是道德认知、道德理性的最高形式。本文论述了道德智慧不同于一般智慧的特殊性,并提示了它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道德智慧 道德理性 道德认知能力 合规律性 道德自由 事实与价值 人生经验 “德性之知” 把握现实 合目的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