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走向

作品数:28被引量:9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杜时忠孟利艳何瑞鑫黄鹏红陈均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高考》《上海教育科研》《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宁夏教育》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体验性德育:让小学德育走向自然生态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4年第3期46-48,共3页寇艳 
体验性德育是一门“以生为本”的德育。在德育过程中,“体验性德育”从“主体缺场”转向“主体在场”;在德育内容上,“体验性德育”从“脱离生活”德育转向“融入生活”;在德育方式上,“体验性德育”从“规训控制”转向“对话交往”;在...
关键词:体验性德育 自然生态 生态性失衡 生态性回归 
时代特征与德育走向——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第30届学术年会综述
《中国德育》2022年第10期78-80,共3页刘嵩瑞 高洁 
2022年4月16—17日,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第30届学术年会以线上形式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中国香港田家炳基金会协办。会议以“时代特征与德育走向”为主题,通过回顾中国德育发展历程,关注西...
关键词:首都师范大学 核心素养 交流讨论 西方道德教育 德育理论 田家炳 德育发展 学校德育 
重视“理趣”促使学校德育走向深远摭探
《成才之路》2019年第27期13-14,共2页高志军 
“立德树人”成为新时期教育的根本目标,这是对德育重视程度的再提高,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文章立足“理趣”的提出,通过对一个课例进行探讨,指出教师只有将德育理趣化,让德育活动成为生活的、自由的、自然的,才能让学校的德育走向深远。
关键词:“理趣” 德育 生活 自由 自然 
中小学德育走向研究——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政策的分析被引量:1
《中国德育》2019年第18期25-28,共4页赵园园 
公民教育有更广泛的内容和实施的依据,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公民教育的重视,而个人的道德价值追求也以社会价值观为自身德育价值取向。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标准出现诸多对公民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新规定,以此确保公民教育课程...
关键词:德育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小学德育 公民教育课程 社会价值观 未成年人 德育价值 道德价值 
让德育走向自管自育——以广东省广州市南武中学为例
《高考》2019年第17期7-8,共2页胡晓青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管自育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简称,是学校德育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当前德育工作最理想的教育模式,更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本文以广东省广州市南武中学自管自育德育特色为例,从自管自育的效能,队伍建设,载体...
关键词:自管自育 队伍建设 载体创设 实施策略 
十堰市东风51小学:让德育走向课程化
《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18年第11期22-23,共2页曾辉 罗金凤 
“一时一物皆教育,时时处处皆课程。”在教育者的眼中,学校充满着教育机会,然而这些教育可能是零碎的,散落的,需要教育者通过课程的方式去整合。十堰市东风51小学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梳理,对教育行为进行整合,明确培养目标,整合德育活...
关键词:德育活动 课程化 十堰市 小学 学校课程 办学理念 “新教育” 教育者 
当代道德教育的困境与走向被引量:3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3期37-40,147,共5页万龙 康钊 
道德教育应当指向个体的生存并促使个体人格的完善发展。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道德和德育的错误认知导致德育实践的严重偏离。教育工作者忽视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导致道德教育的外在化、知识化、自我化等现象普遍存在。要想从根本上...
关键词:道德教育 生活世界 德育走向 
爱,关注心灵,促进健康——让德育走向人性化
《新课程(中学)》2015年第5期5-5,共1页谢志娟 
德育的唯一主体就是学生,德育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且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指导。关注学生的心灵,用爱心为德育走向人性化点燃一盏明灯,是新时期赋予每个教育者的使命。
关键词:德育 人性化  关注 
让素养成为技能 促德育走向务实——中职生“第一技能”养成的三大体系被引量:1
《职业》2015年第2期12-13,共2页何永刚 
提到德育,很多人都会想到千篇一律的说教和高不可及的道德标杆。传统的德育方法令老师疲于应付、学生心生抵触,很难收到满意的效果。近年来,富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德育工作注重对学生"第一技能"的培养,引领中职学校的德育从说教走向训练,...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心 高不可及 道德品质 忠诚敬业 多元智能理论 训练模式 实践练习 多元智力理论 学习成绩 
21世纪德育的人性化走向——兼谈池田大作人性德育思想被引量:2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年第5期95-100,共6页王丽荣 
21世纪的德育向何处去?笔者认为最突出特征就是关怀人、关怀人的德性发展,亦即以道德主体的德性发展为本,走向主体——发展性的德育。具体走向为:从德性化走向人性化、从功利化走向人性化、从器物化走向人性化、从封闭德育走向开放德育...
关键词:21世纪 德育走向 人性关怀 池田大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