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

作品数:13201被引量:11949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建次吴淑元冯全功郭英德李小龙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古典戏剧与莎剧百年比较及其文化价值
《文学评论》2025年第1期138-148,共11页李伟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莎士比亚戏剧本源系统整理与传承比较研究”(19ZDA2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古典戏剧与莎剧比较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外文学比较史上一个颇为典型的文化现象。选择性比较与褒贬性评判是比较中常常表现出来的两大共性问题,体现出不同学者之间学术立场及其价值旨趣的差异。中国古典戏剧与莎剧百年比较构成了认知...
关键词:中国古典戏剧 莎剧 中西比较 守德弘道 文化互鉴 
古典文学研究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进路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23年第5期17-25,共9页韩高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早期书写与商周秦汉文学关系史”(22&ZD2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尤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为新时代古典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进路:以古代文学经典浸润和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以加强起源研究和早期文学史的重构增强文化自信,以加...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海外汉学 新进路 
编后记
《文学评论》2021年第2期224-224,共1页
本期刊发的《东亚儒学视域下的韩国汉文小说研究》一文是孙逊先生的遗作。孙先生毕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在红学、中国古代小说及域外汉文小说研究等领域深耕长达半个世纪,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近十年来,其学术兴趣转移到域...
关键词:中国古代小说 文献整理与研究 汉文小说 中国古典文学 编后记 孙先生 教学与研究 学术兴趣 
西学东渐中的观念、方法与民国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以语言学的输入为中心被引量:4
《文学评论》2021年第1期153-160,共8页史伟 
西方19世纪以来形成的语言学学科为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系列基本的观念、工具和方法。与现代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密切关联者,一是浪漫主义时期欧洲以历史比较语言学为工具的文学研究传统,二是以英国瑞恰慈为代表的语义学研究。两者为...
关键词:语言学 方法论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傅斯年 朱自清 
乐与中国美学的和谐精神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16年第3期23-29,共7页韩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美学史"(批准号:12&ZD11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古代乐论与文论的关系谱系研究"(批准号:14CZW00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典美学从广义上说不同于西方式的哲学美学,它是一系列充满诗性智慧的艺术思想的结合体。中国古代乐论像一座神秘而富饶的矿藏,不仅从源头上为中国美学的形成奠定基础,也在其后续的发展过程中提供着不竭的动力。中国美学很多重要...
关键词:中国美学 乐论 艺术思想 中国古典美学 哲学美学 《乐记》 以类相动 季札观乐 诗可以观 大司乐 
《吕氏春秋》与《道德经》相关篇目论析被引量:2
《文学评论》2015年第4期177-183,共7页陈瑶 
北京市重大社科基金项目"宋前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学综合研究"(15ZDA13);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楚文化视域中的先秦诸子研究"(2014M560998)的阶段性成果
《吕氏春秋》与《道德经》相关的篇目,集中在两个板块,一是《孟春纪》,二是《审分览》。从篇目的分布格局考察,《吕氏春秋》主要吸纳老子的养生和治国理政理念。《本生》篇出自道家学派,它对老子全性理念的书写模式,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
关键词:《吕氏春秋》 中国古典小说 道家学派 文本形态 喻老 体文 吕氏春秋 历史故事 老子思想 《韩非子》 
“进步”与“进步的回退”——韩少功小说创作流变论被引量:5
《文学评论》2014年第5期45-57,共13页李遇春 
韩少功在新时期之初以认同西方的"进步主义"姿态登上文坛,但他随后走上了以反思现代性为前提、以中西融合为目标的"进步的回退"的文学道路。在第一次"进步的回退"时期,韩少功以"寻根"小说著称,创建"文化一存在"叙事话语形态,既有中国本...
关键词:小说创作 韩少功 古典长篇小说 流变论 反思现代性 叙事文体 现代西方 中国古典 
“炸裂”的奇书——评阎连科的小说创作被引量:4
《文学评论》2014年第3期98-105,共8页房伟 
阎连科的小说,存在一种经过纯文学话语机制改造过的"奇书"模式。阎连科通过"神实主义"理念,进而以极端化的主观现实,形成"奇书"式思维。这种模式既有对中国古典小说的继承和发展,又存在极度抽象的寓言化、"恶"的绝对化等缺陷。这种奇书...
关键词:小说创作 阎连科 中国古典小说 机制改造 文学话语 主观现实 话语机制 极端化 
“诗言志”与中国古典诗歌情感理论被引量:22
《文学评论》2014年第2期141-150,共10页王秀臣 
"诗言志"本质上属于中国古典诗歌情感理论范畴。"志"是情感的仪式化,是情感的群体性表达,"诗言志"论一开始就是关于情感问题的理论。诗学史上"言志"与"缘情"对立的根源在于对"诗言志"产生初期、《诗》文本形成之前的文学、文化背景缺乏...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诗言志” 情感理论 “缘情” “言志” 情感问题 文化背景 “诗教” 
中国古典小说早期西译的版本处理及其校勘学价值——以《玉娇梨》、《聊斋志异》、《穆天子传》为考察中心被引量:4
《文学评论》2014年第1期161-173,共13页宋丽娟 
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项目成果;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项目"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成果;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成果
在中国古典小说早期西译的过程中,译者的版本意识经历了一个从沉潜到萌发,再到自觉的历史嬗变。在这个嬗变过程中,译者在版本厘择和校勘中所采用的文本整理方法,既遵循了西方传统的文本校勘原则,又和乾嘉学派的考证方法相仿,并率先将此...
关键词:中国古典小说 版本意识 校勘学 《聊斋志异》 《穆天子传》 《玉娇梨》 价值 早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