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翻译

作品数:24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党莉莉张艳吴小兰袁丽梅申丹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重庆三峡学院学报》《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绵阳师范学院李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钱钟书“化境说”视角下分析中国古诗翻译——以《次北固山下》为例
《花溪》2022年第15期0173-0175,共3页王伯晟 翟蕾 
钱钟书先生的“化境”理论继承中国古典美学“意境”思想,重在突出一种无拘无束的思想流动之感,所谓“真意不拘于形”,文字中流动的思想不受语言的束缚,从一种文化流动到另一种文化,其内在的意蕴没有任何损耗,这便是“化境”。本文通过...
关键词:化境 诗歌翻译 次北固山下 
中国古诗翻译策略研究--法国诗人克洛德·罗阿的启示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2020年第1期36-44,92,共10页许玉婷 
南京工业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经费资助,是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大学法语课程中的文化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当代法国著名诗人与文艺评论家、中国文化爱好者与中国古诗翻译者,克洛德·罗阿的中国古诗翻译实践对我们了解中国古诗在当代法国的传播与接受具有重要意义,他在翻译实践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值得关注。本文以罗阿三部著作《中国之...
关键词:中国古诗 翻译策略 克洛德·罗阿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国古诗翻译
《海外英语》2018年第16期150-151,共2页吴桐 李淑华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早成形的文学体裁,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先民的生活情况和内心祈愿,其简短、生动的形式,也表现出中国民族语言的力量。古诗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因此对译者翻译诗歌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许渊冲曾提出"三美"原则,即"音美""意...
关键词:翻译美学 “三美”原则 古诗翻译 
中国古诗翻译:不可译性与补偿策略
《山西青年》2017年第23期56-57,共2页郭彦娜 
中国的古典诗歌语言简练、意蕴深远,有巨大的文化魅力和审美价值。但是,中国古诗翻译之难也是不争的事实。本文讨论古诗译意过程中涉及的语内翻译的困难,并重点从汉字艺术、语言、意象和韵律四个方面分析翻译过程中产生的损失,提出可行...
关键词:古诗翻译 不可译 补偿策略 
美国诗歌语境中的Burton Watson中国古诗英译被引量:3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99-103,共5页袁丽梅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二战后中国哲学在美国的英译;传播和接受研究"(项目编号:15BYY019);2016年度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我国MTI培养的翻译规范教学体系化研究"(项目编号:MTIJZW201614)的部分成果
美国汉学家Burton Watson同时也是一位成就斐然的中国古典诗歌译者,他的译文语言明白晓畅、诗歌意境悠远,在学界与普通读者中均有较高的评价。本文尝试考察与Watson翻译活动密切相关的美国当代诗歌写作传统,尤其关注后者对前者翻译行为...
关键词:中国古诗翻译 美国诗歌写作 Burton WATSON 
汉语古典诗歌英译模糊性审美维度的认知——以《红楼梦》诗歌英译为例被引量:2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104-107,共4页陈洁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与管理研究基金项目"认知视野下本科生汉英双语转换模式特点研究"(项目编号:3102014RW0025)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是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而模糊美作为汉语这种意境性语言的典型特点,在诗歌中的体现尤为突出。要认识诗歌的模糊性审美构成,要靠对诗歌主旨,即谋篇命意主题的把握,统领诗歌翻译的全局。同时,也可通过自然赋...
关键词:中国古诗翻译 审美角度 模糊性 
“三美”论视角下的中国古诗翻译——以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英译为例
《小品文选刊(下)》2017年第2期10-12,共3页南亚萍 杨悟语 龚小萍 
本课题由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为ycjj2016136
“三美”论是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中国格律诗英译的最高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再现了古诗的美。本文以“三美”论为视角,以《唐诗三百首》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浅析许渊冲在中国古诗英译中“意美”、“音美”和“形美”的成功翻译实践。
关键词:“三美”论 古诗英译 《唐诗三百首》 
中国古诗翻译问题浅析——以李白诗歌俄译本为例
《北方文学(中)》2017年第2期94-94,共1页谢颀颖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绵阳师范学院李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李白诗歌俄译本的翻译史研究》(项目编号:LB16-08)资助
中俄两国联系日益密切,使得科技集中型项目的合作成为了可能。为实现这一领域的合作,不仅应该了解汉语及其文化,还应深入领会中华民族各时期的社会思潮,这些都是建立在对中国文学及传统的研究基础之上的。本文基于亚历山得拉.基托...
关键词:李白 诗歌 翻译 
中国古诗翻译中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冲突——以《陋室铭》为例
《新校园(上旬刊)》2016年第5期167-168,共2页王文婷 
本文结合中国古诗的文体特征,基于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作者与译者的关系、形式结构与思想意义的关系,对现在意义与过去意义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在翻译过程中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冲突,为中国古诗翻译提供一个可借鉴的理论方向。
关键词:古诗翻译 结构主义 解构主义 冲突与结合 
中国古诗翻译中的文体风格保留问题探析
《新校园(阅读版)》2015年第11期29-30,共2页庞明 
中国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众多译者的翻译对象。但在古诗翻译中,译者常常会遇到古诗的文体风格难以得到保留的问题。本文旨在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期对古诗的文体风格翻译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国古诗 翻译 文体风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