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观

作品数:181被引量:12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陆杰华黄匡时穆光宗张车伟李文琴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理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德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研究被引量:9
《地理教育》2019年第S2期51-52,共2页梁扬阳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健全人格的人,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立身之本,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青少年学生思想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价值追求多样,个性特点鲜明,并且可塑性很强,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需加强对其思想品德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人口观 环境观 渗透研究 
如何使地理课堂“牵进来”和“溜出去”
《地理教育》2015年第A01期140-141,共2页任春兰 
如何使地理课堂"牵进来"、"溜出去",就得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应当让地理课堂教学变得生活化,把生活带进地理教学,这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教育家陶行知说:"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可见...
关键词:地理课堂 教材理论 高中地理 生活带 教育家陶行知 地理知识 地理现象 赵旭 太阳高度 人口观 
不同版本教材渗透“可持续发展人口观”差异性分析
《地理教育》2015年第A01期76-77,共2页曾影 
一、内容编排的比较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体,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样是学习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素养的依据。教材内容的编排在体现时代特色、反映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学生认知水平基础上,要有利于渗透可持续发展人口观的思想。1...
关键词:人口观 地理课程标准 差异性分析 地理素养 学生认知水平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地理概念 教学内容 地理知识 
“情”、“理”相融
《地理教育》2015年第A01期53-53,共1页王轲 冯亮 
一、时代呼唤学科素质与人文精神1.学科素质与人文精神是社会改革的需要我国正处于从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逐步过渡的时期,进入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阶段。社会飞速发展过程中,新的矛盾与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人口问题、资源问...
关键词:人文精神 毒品问题 法理型 环境问题 城市问题 社会改革 人口问题 转型阶段 国际意识 人口观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环境教育初探被引量:2
《地理教育》2013年第S1期32-33,共2页王正康 
新课程标准中,对地理环境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阶段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地理课程要"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
关键词:高中地理 环境教育 课程总目标 可持续发展观念 地理教学 人口观 地理教材 区域发展 高中阶段学生 
地理素质教育应强调的几个问题
《地理教育》1994年第1期35-35,共1页卢伟荣 
当今人类社会正面临着环境、资源、人口问题的严峻挑战,如何协调好人地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同题。中学地理担负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即环境观、资源观和人口观的重任。正确的人地观是地理思想品德素质的...
关键词:中学地理 素质教育 思想品德素质 学生 环境观 人口观 挑战 资源观 正面 协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