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用解读

作品数:32被引量:8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蒋向勇林元龙陈新仁田成泉宋月霜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外语学院江西蓝天学院莆田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市场》《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语流行语语法动态范畴化的认知语用解读
《嘉兴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05-112,共8页张黎 
2021年度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LJKQR2021053);2021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校级科研项目(2021XJQN37)。
在梳理动态范畴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言语交际中日语语法动态范畴化理解的认知语用分析方式,即基于语言产生与理解视角,将语法、语义、语用和认知相融合,以流行语为例,运用关联理论探究日语语法动态范畴化的演变过程及理解过程中所...
关键词:动态范畴化 日语流行语 非范畴化 语用充实 关联理论 
幽默话语的认知语用解读——以《王牌对王牌》为例
《美化生活》2022年第18期139-141,共3页李琴容 
汉语修辞格的认知语用解读
《文教资料》2020年第22期1-3,共3页陈琪 
汉语修辞格是一种改变了常规认知路径的表达方式,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反映了认知过程中的变通。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参照点理论和识解机制相融合的视角,探讨汉语修辞格的语用功能,以解释修辞效力产生的认知语用动因,并拓宽修辞...
关键词:汉语修辞格 参照点理论 识解机制 认知语用动因 
汉语口语中指示代词“那个”模糊用法的认知语用解读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8期134-137,共4页胡倩 张巨文 
指示代词“那个”是汉语口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文章中的“那个”借助其语义模糊的语言形式表达交际双方共知的话语内涵。本研究将其置于认知语用学框架下,借助关联理论,尝试探究听话者获取说话者交际意图的解读机理,认为明示信息...
关键词:“那个” 关联理论 认知效果 
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的认知语用解读——基于典型事件模型的概念整合被引量:6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45-152,共8页胡杨 
典型事件模型与概念整合融合构建的网络模型为后者注入外部视角的同时,使后者输入空间组成元素的内在联系变得更为紧密,进一步增强了概念整合的解释力。借助该网络模型对不同类型致使力作用下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典...
关键词:非典型致使移动构式 概念整合 典型事件模型 认知语用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语用解读——基于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被引量:1
《中国市场》2016年第22期276-276,282,共2页王园园 
歇后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关于歇后语的研究多集中在来源、命名、分类等方面,很少涉及对其认知语用解读。解读歇后语涉及复杂的幕后认知,是在给出显性信息中寻找最佳关联进行概念整合和推理的结果,语境在歇后语成功解读过程中...
关键词:歇后语 关联 概念整合 推理 
双重否定话语的认知语用解读被引量:1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0期114-116,123,共4页旷战 
受制于说话人的语用动机,双重否定话语具有语用策略的功能性和不同语境下的人际功能,其语用理据主要体现在礼貌、信息力度、目标冲突和语境顺应4个方面。会话是一个实时行为,单从语气程度上对双重否定话语进行静态的分析,很难解释双重...
关键词:双重否定 语用理据 语用用意 
广告语言中指称模糊的认知语用解读——以汽车广告为例被引量:4
《当代外语研究》2015年第9期33-38,77,共6页沈星辰 陈新仁 
本文以汽车广告为语料,从认知语用视角研究广告语言中的指称模糊现象。在借鉴概念整合理论与关联理论的基础上,笔者建构了交际情境下话语理解的认知语用框架。基于上述框架,研究发现,广告受众理解模糊指称时根据明示刺激、即时语境和认...
关键词:广告 指称模糊 隐喻 概念整合论 关联论 
语法化的认知语用解读
《校园英语》2014年第20期152-153,共2页朱忠敏 
语法化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专家学者们的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学者关注虚词及其相关形式的历时形成过程,有些学者侧重于研究词汇化现象。本文分别从认知机制和语用因素两方面对语法化进行了分析,对英语语法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语法化 认知 语用 
对言语交际中“词不达意”行为的认知语用解读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5期156-156,共1页范会兵 
"词不达意"现象是语用学中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频频出现。本文将从认知语用角度出发,对这类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和介绍,以进一步丰富语言学相关研究。
关键词:言语交际 “词不达意” 认知语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