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自我

作品数:153被引量:23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新汉侯历华杨兴鹏姚恩菊任贞玲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指向小学生社会自我的地域文化曼陀罗图卡的设计与实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4年第34期69-73,共5页兰小云 董飞翠 陈英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研究课题(2022SXJP065)研究成果。
小学阶段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阶段和重要阶段。学校和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关注较多,但对其社会自我的关注不足。很多小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文化并不熟悉,并且没有使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文化形成联结,导致文化归属感不...
关键词:曼陀罗图卡 社会自我 文化自信 地域文化 
“主体间性”主导下的田野访谈场景及其蕴含的社会意义——一个现象学社会学的视角被引量:1
《社会科学》2024年第12期5-13,共9页杨善华 
意义的认知和沟通是现象学社会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从访谈员与被访人的角度看,田野访谈的场景必然包含着意义的认知与沟通。因此,在访谈员与被访人两大主体形成的“主体间性”的主导下,田野访谈场景其实包括了两个部分:静态的部分——访...
关键词:主体间性 索引性 沟通行动 社会自我 田野访谈 
当个“精芬”,有何不可?
《课外阅读》2024年第6期46-47,共2页崔斯也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过量的社交有时会带来眩晕象——想象一下,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同学聚会,回家时那种头昏脑涨的疲惫感。心理学家考尔特提出过“社交宿醉”说法,指的是人们由于接受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
关键词:自我呈现 同学聚会 社交活动 疲惫感 社会自我 阿德勒 戈夫曼 人际关系 
独生和非独生幼儿自我概念差异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9期38-46,共9页何秀梅 李雪平 
我国学界对幼儿自我概念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相关研究主要从不同角度探究独生与非独生幼儿自我概念的差异。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对研究内容进行纵向梳理发现,该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物质自我概念、社会自我概念以及心理自我概念...
关键词:独生幼儿 非独生幼儿 自我概念 物质自我 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 
主体与规范的纠缠——评萨尔《内在规范性与统治的事实:“内在批判”评注》被引量:1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22年第1期130-137,共8页宋一帆 
“内在批判”(Immanent Critique)是由阿多诺到霍耐特所代表的批判理论传统愈发明确的方法自觉。这种“内在”意味着批判并不需要在既定的社会规范之外设立一种标准,该标准常常会放弃否定性,而导向一种乌托邦思想,“内在批判”就是要揭...
关键词:乌托邦思想 内在批判 社会自我 首要特征 法兰克福学派 霍耐特 后结构主义 批判理论 
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拉丁美洲地区获奖案例
《公共艺术》2022年第1期40-41,共2页
颁奖词:波托西社区电影院是位于哥伦比亚波哥大玻利瓦尔市波托西的一家自建自营的社区电影院。扩展建筑团体位于波哥大,成员包括建筑师、艺术家和城市活动家,他们在城市的周边地区从事自建建筑和社会自我发展方面的工作。这些区域的民...
关键词:社会自我 波哥大 地区迁移 艺术奖 波托西 颁奖词 玻利瓦尔 电影院 
伙伴节:小学生同伴交往的载体创新
《福建教育》2021年第44期10-11,共2页楼朝辉 
社会心理学家麦奎尔研究发现,儿童的社会自我发展与他们对他人的知觉能力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儿童在与他人交往中不断提高知觉他人能力的过程也是自我概念不断发展的过程。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长期以来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性交往能力,2...
关键词:知觉能力 同伴交往 社会自我 载体创新 麦奎尔 小学生 浙江省杭州市 错别字 
“自我意识”的四个维度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7期117-121,共5页王克章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重点自筹课题《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高中语文项目学习研究》(课题批准号为:B-b/2020/02/131);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专题学习研究》(课题批准号为:2019JK13-L417)研究成果。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在"测评与考试"部分明确提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因此,当前的写作命题,多是情境性较强的任务写作,考查考生在具体情境和任务指令下的...
关键词:身心状态 自我意识 社会自我 思辨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生理自我 心理自我 情境性 
个体如何以消费行为应对自我威胁?基于导向−路径整合模型的分析被引量:1
《心理科学进展》2021年第5期921-935,共15页孙洪杰 刘菲菲 冯文婷 崔丙群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2019RC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62013,71902120);海南大学科研启动项目(kyqd(sk)1916)。
自我威胁无处不在,以消费应对自我威胁是个体采取的重要方式。但由于自我概念的多维性、应对威胁过程中认知、情感、情绪等多因素的介入,以及威胁源和应对行为的交叉性等原因,当前的研究呈现出结论分散、不连贯,甚至矛盾的情形。基于导...
关键词:自我威胁 社会自我 个人自我 补偿消费 炫耀消费 
培养学生的幸福人格
《江苏教育》2020年第96期1-1,共1页贺彩云 
幸福人格指个体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身体素质、心理发展、社会适应等五个方面得到健康、全面、协调发展,从而表现出良好的发展状态和持续的幸福感。在中小学阶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幸福人格至关重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让学...
关键词:中小学阶段 道德品质 社会自我 自我体验 生理自我 幸福人格 自我认知 心理自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