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评述

作品数:53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阮齐林黄牧航张晓斌贺卫东刘文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文教学研究》《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高考》《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命题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试题评述:特点、建议与启示
《教育科学论坛》2021年第2期34-38,共5页张华 姜敏 
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语文卷考查的重点内容,通过对2020年全国高考三套语文卷"现代文阅读"试题进行分析,寻找和把握"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和理念,针对该部分试题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一方面在于增强高考语文卷命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另...
关键词:高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试题特点 命题建议 教学启示 
探析命题特点 引领课改方向——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数学试题评述被引量:4
《中学数学(高中版)》2018年第9期39-41,44,共4页张晓斌 李波 范美卿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名师工作室专项课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施途径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MS-13,课题负责人:范美卿)阶段性研究成果;重庆市渝中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基于高中数学教材自主学习模式探究”(课题批准号:2017-012,课题负责人:李波)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颁布之后,社会对2019年开始在全国推行新一轮课程改革方案如何更好的实施,考试如何评价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很多的讨论,这就注定了2018年高考命题是不一样的,它会向外界释放...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 高考命题 命题特点 试题评述 课程改革方案 课改 考试评价 普通高中 
稳中求新抒时代 素养立意展和谐——2018年全国文综Ⅰ卷地理试题评析被引量:4
《地理教育》2018年第7期21-29,共9页陈延松 唐永强 刘树材 相炜 
本文以2018年全国文综Ⅰ卷地理试题为例,对考查的考点、核心素养、核心能力、图表类型、热点背景及命题素材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统计与逐项解读分析。基于统计数据对试题的总体特点进行宏观评述,针对部分疑惑进行了思考与商榷,最后,结合...
关键词:统计分析 核心素养 核心能力 命题选材 试题评述 
“两考合一”中考化学命题的实践与探索——2016年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题评述被引量:1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年第7期59-63,共5页刘文兵 
2016年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题从形式到内容,均着意导引探究学习之路。对新课程标准下“两考合一”的中考化学命题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中考 两考合一 命题 
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2012年安徽文综卷历史试题评述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第7期56-57,共2页黄文明 何学保 张彬 
经过三年自主命题的实践,2012年安徽文综卷历史试题日臻成熟,一亮相便赢得满堂喝彩。史料鲜活,情境新颖,贴近现实,特色鲜明,时代感强,区分度高。笔者所在学校的考生普遍反映良好。概括来说,有以下特点。
关键词:历史试题 文综卷 试题评述 安徽 自主命题 贴近现实 时代感 区分度 
提高命题质量 促进教学改革——2004年玉林市中考英语科试题评述
《广西教育》2005年第04B期21-21,共1页黎曼武 
关键词:考查 学生 命题质量 九年义务教育 中考 教学改革 《英语课程标准》 玉林市 促进 评述 
2001年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试题评述
《工程造价管理》2002年第2期37-39,共3页张强 
关键词:造价工程师 考试 命题 资金 投标 价值 
命题导向与应试对策——2000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评述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00年第9期8-8,共1页谭声祥 戴方文 
把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放在一块比较,今年文言文阅读题“稳中有变”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稳”主要表现在选文典范、题型稳定、导向明确三个方面。纵观近年高考文言文的阅读材料,有许多明显的共同点。从选文看,多为史传文,多选魏...
一九八八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评述
《物理教学》1989年第5期23-24,18,共3页张其龙 钟琼 张永兴 
对于一九八八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物理学界普遍表示欢迎,特别是从事中学物理教学的广大教师更是赞许。因为一九八六、一九八七年高考物理试题多方面失控,大伤了中学物理教学的元气,正因如此,我们就一九八八年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显著区...
关键词:全国高考 中学物理教学 八年 一九 学生阅读能力 选拔人才 习题教学 命题要求 填空题 计算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