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分析

作品数:48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钮兆岭沈顺良唐瑞梁宫强吴玉更多>>
相关机构:淮阴师范学院西南师范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福建教育研究》《陕西教育(教学)》《中小学数学(高中版)》《教育界(教师培训)》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小学数学(小学版)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感悟体积测量与面积测量的关系--“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教学片断分析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23年第3期53-54,共2页程冬梅 
问题的提出:前段时间,区里组织优质课评选,有几位教师执教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这节课属于图形的测量,目的是选择合适的体积单位、并计量出长方体(或正方体)包含体积单位的个数。课的新授部分分两个环节:一是通过测量发现:长方...
关键词:体积测量 面积测量 棱长 长方体 正方体 体积单位 教学片断 两个环节 
有感于“捆绑式评价”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5年第1期86-87,共2页蔡军 
某校正在研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其中对小组学习的评价采用的是捆绑式评价。课伊始,教师就明确了学习与评价的方式,黑板上划出六个小的区域,专门以画小旗的方式记录每个小组的学习评价奖励。听课之余,对课堂中实施的"捆绑式评价"颇...
关键词:捆绑式 学习小组 学习效果 自主学习 片断分析 人的评价 语言评价 公平性问题 教学片断 课堂时间 
“24时计时法”教学片断分析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3年第5期62-63,共2页王泰臣 
对比是思维的基础,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方式。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辨识能力较差,很容易出现混淆不清的情况。小学数学中的一些相似概念学生容易混为一谈,需要进行对比;计算教学中的前后知识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又有区别,需要进...
关键词:教学片断 计时 对比教学 思维方式 辨识能力 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比高矮”教学片断分析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8年第10期63-63,共1页蔡凤梅 
一走进教室,我请出4位高矮不同的学生到讲台前,比比看会有什么发现?生1:淑香比雨娟矮。生2:淑香比昕笛高。生3:萍萍比雨娟高。生4:昕笛最矮。生5:萍萍最高。
关键词:组织学 一年级学生 讲台 教学片 分析 鞋子 思维 讨论 难点 发现 
学生个性在问题情境中发展——“长度单位”教学片断分析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4年第1期85-86,共2页董雪芹 
关键词:问题情境 “长度单位” 教学片断 评析 人教版 二年级 个性发展 小学 数学教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