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个性化

作品数:155被引量:897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赵玉芳甘雄王椿阳李敢王霞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
《海外英语》2024年第23期151-153,共3页张玥 
2024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双因素理论下的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编号:2024SJYB1357)。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等英语教育管理提供实证依据。研究覆盖了江苏省内10所高校的英语教师群体。通过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详尽的描述性统计及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发现高校英语教师...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师 职业倦怠 情绪衰竭 去个性化 个人成就感 
积极性别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去个性化感觉的中介作用与人际敏感性的调节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4年第2期268-272,共5页王祯 左果果 沈潘艳 管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ASH011);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22BKY009)。
目的:探讨积极性别刻板印象是否会对人际关系产生消极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方法:实验1(被试为女性)和实验2(被试为男性)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接收与积极性别刻板印象有关的言论,另一组接收不涉及积极性别刻板印象的言论,然后测...
关键词:积极性别刻板印象 去个性化感觉 人际敏感性 
社交媒体中momo群体的匿名行为研究
《新媒体研究》2024年第8期50-53,共4页焦婧 
作为系统为新用户自动生成的默认昵称,momo们似乎无处不在、无所不言。文章通过网络民族志法辅以半结构化访谈法,对小红书与豆瓣平台“momo大军”群体匿名行为的研究发现,“momo大军”的群体匿名行为主要基于反连接、反规训与反驯化三...
关键词:群体匿名行为 momo群体 隐私保护 去个性化 网络自由与规范 
民办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
《快乐巧连智》2024年第9期277-279,共3页陆洁 
基于中国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境,探讨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三者间的关系。通过对312名民办高校教师的实证研究发现:(1)工作政策满意度、工作条件满意度可以显著负向影响离职倾向;(2)职业倦怠三维度,即情绪耗竭、...
关键词:民办高校 低成就感 职业倦怠 实际情境 离职倾向 去个性化 政策满意度 离职意愿 
持守“不去做”的潜能
《诗选刊》2023年第12期108-111,共4页庞红蕊 
“技术时代的诗歌书写”笔谈。随着数字世界对感知系统的不断侵袭,人们对现实的认知产生了很多改变。虚拟现实在各个领域以罕见的速度蔓延,随之而来的是世界去实体化现象的出现,存在的深层意韵逐渐消逝,人们进入类似透明的生存景观之中...
关键词:虚拟现实 同时代人 去个性化 感知系统 计算功能 阿甘本 运作方式 实体化 
权利兴起中的心理机制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3期210-210,共1页王霞 
权利兴起的过程首先是权利心理的形成过程。权利心理在根本上是一项个体心理活动,同时也是一项社会情境下的群体心理状态,所以需要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层面上来研究权利心理基础的形成。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模式化倾...
关键词:去个性化 权利诉求 沟通过程 群体心理 社会情境 心理机制 个体与社会 宏观层面 
现代性、去个性化与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
《旅游导刊》2022年第3期42-61,共20页刘佳 滕金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双循环’新格局下我国海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响应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BGL02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空间网络结构与形成机制”(项目编号:ZR202102200015)资助。
旅游文明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方面。从社会与心理双重视角来看,现代性与去个性化是引发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个体为逃离现代性而参与旅游活动,在现代性作用下,游客的真我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社会疏...
关键词:不文明旅游行为 文明旅游 现代性 去个性化 
权利兴起中的心理机制——一种社会心理学路径的阐释被引量:2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35-40,153,共7页王霞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当代中国法官荣誉制度研究”(17SFB5003)阶段性成果;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2019年青年专项课题“善良风俗司法适用的法理解析”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善良风俗在司法裁判中的运用研究”(30918013125)阶段性成果。
权利兴起的过程首先是权利心理的形成过程。权利心理在根本上是一项个体心理活动,同时也是一项社会情境下的群体心理状态,所以需要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层面上来研究权利心理基础的形成。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模式化倾...
关键词:权利心理 社会角色 去个性化 交互机制 
浅析任务群体中的社会惰化现象
《产业科技创新》2021年第6期71-73,共3页陈新苗 
社会惰化现象普遍存在于任务群体中,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本文将从个体层面、群体特征、领导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等几个方面浅析社会惰化产生的原因,并从这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减少和抑制社会惰化现象。
关键词:社会惰化 期望理论 从众效应 去个性化 中国传统文化 
网络道德与去个性化网络行为的关系:共情与道德推脱的平行中介作用被引量:1
《心理研究》2021年第5期451-456,共6页王燕学 刘洋 任芬 
济南大学博士基金(B1706)。
采用网络道德量表、道德推脱问卷、去个性化网络行为问卷和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320名大学生进行线上施测,探讨网络道德与去个性化行为的关系,以及道德推脱和共情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网络道德与去个性化网络行为、道德...
关键词:去个性化网络行为 网络道德 道德推脱 共情 平行中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