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本

作品数:2687被引量:2837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满宜王占斌李军涛王伊龙高放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语言文字—语言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计量语言学视域下《瓦尔登湖》四个中译本对比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5年第3期640-650,共11页王梓宇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梭罗于1854年发表的一部关于独居自然中的哲思与生活经验的文学经典。本文基于计量语言学研究方法,利用Python中相关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分别考察了潘庆玲、李继宏、徐迟、王家新这四个译本的特征,分别从词...
关键词:《瓦尔登湖》 译本对比 计量研究 计量语言学 
图文关系视角下的《小房子》绘本中译本比较研究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5年第7期19-23,共5页杨柳 徐佳慧 
儿童绘本以通俗易懂、构图巧妙、色彩优美见称,属于图文结合的多模态语篇。本文基于图文系统理论,首先对美国绘本《小房子》的英文版页面的主要颜色进行分类,继而综合考虑色彩、元素、线条等因素,对4个中文译本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
关键词:多模态 图文系统理论 《小房子》 
《戏剧的诱惑:中国早期戏剧的生产与复制(1300—2000)》中译本出版
《国际汉学》2025年第1期151-151,共1页王晓丹 
《戏剧的诱惑:中国早期戏剧的生产与复制(1300—2000)》(Theaters of Desire:Authors,Readers,and the Reproduction of Early Chinese Song-Drama,1300–2000)中译本于2024年10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张西平主编的“海外汉...
关键词:中国古典小说 早期戏剧 俄亥俄州立大学 助理教授 海外汉学 原著作者 东亚语言 文学系 
形神兼具:赫尔曼·黑塞诗歌中译本之比较与探究
《外国语言文学》2025年第1期110-123,136,共15页庄婧宇 黄晚 
赫尔曼·黑塞是20世纪德语世界享有盛名的作家,其诗歌自20世纪后期逐渐被翻译成汉语,并以诗选形式面世。论文择取黑塞诗歌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四个中文译本为研究对象,他们分别从神和形两个层面来考察各个译者何以面对并解决跨文化诗歌...
关键词:赫尔曼·黑塞 黑塞诗选 诠释学 翻译诗学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克拉拉与太阳》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国学(汉斯)》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乔现荣 葛庆云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日益频繁。《克拉拉与太阳》这部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的作品备受关注,其两个中译本为不同地区的读者提供了接触这部作品的机会。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理论为对比研究这两个译本提供...
关键词: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 文学翻译 《克拉拉与太阳》 
体认翻译学视域下《德伯家的苔丝》中译本对比研究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5年第2期24-28,共5页周静 
《德伯家的苔丝》中主人公苔丝,以其坚韧的农村少女形象和强烈的反抗精神,成为文学史上一个独特标识。本文以王寅教授体认翻译学中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为切入点,从文化语言、人物形象、自然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体认”分析...
关键词:体认翻译学 《德伯家的苔丝》 中译对比研究 
评价理论视域下的哲学语篇人际意义翻译研究——以杜威和本特利《认知与所知》中译本为例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63-68,共6页章进培 
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表达概念意义、逻辑意义、语篇意义和人际意义的功能,其中人际意义可以通过评价系统、协商系统、以及参与系统等系统资源的使用来表达。目前学界对哲学语篇如何建构人际意义,以及哲学语篇人际意义的翻译关注较少...
关键词:哲学语篇人际意义 态度资源翻译 介入资源翻译 参与资源翻译 评价理论 
基于认知翻译学识解机制的《动物农场》中译本探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22期27-30,共4页潘钰婷 杨柳 
乔治·奥威尔所著的《动物农场》是一部广受欢迎的反乌托邦文学杰作。故事描述了一群农场动物集体反叛人类农场主,建立自己的政权,但最终陷入了与人类相似的权力斗争中。本文借助认知翻译学视角,从“辖域/背景、视角、突显和详略度”这...
关键词:认知翻译学 识解机制 《动物农场》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比较《京华烟云》两个中译本的人物语言特色
《外国语言文学》2024年第3期100-110,135,136,共13页李平 孟洁 
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翻译史论1919—2019》(21WWA002);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SKYZ2022035)。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成、体现清末民初北京风俗的小说,小说人物众多、个性鲜明。因此译者将其翻译回中文时,应注意人物语言符合特定的地域、时代以及社会背景等。本文通过社会语言学视角,从地域性方言、时域性方言及社会...
关键词:《京华烟云》 郁飞 张振玉 人物语言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比较研究——以《卖花女》中译本为例被引量:1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5期16-19,共4页任迎迎 周子梅 
本研究基于《卖花女》英汉一对二平行语料库,从词汇特征、句法特征和语篇特征出发,分析杨宪益译本与林语堂译本的语言风格差异,结果表明:(1)在词汇层面,林译本用词更加丰富,表达更加通俗易懂,而杨译本语言则呈现出凝练的特点;(2)在句法...
关键词:《卖花女》 英汉平行语料库 译者风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