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涩

作品数:428被引量:649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辛力张雪丹张平罗正荣李江阔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华中农业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不同品种柿果成熟过程中果胶与单宁相互作用对其脱涩的影响被引量:3
《现代食品科技》2019年第5期87-94,共8页王玥 李凯凯 李春美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47);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31701712);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CFB19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662018PY058;2662016QD035)
本文通过电子舌评价柿果胶与柿单宁体外相互作用的涩味强度,结果显示柿果胶能显著降低柿单宁涩味。为验证柿果成熟过程中果胶与单宁的相互作用是否是导致其脱涩的原因之一,本文研究了不同品种柿果(日本甜柿上西早生、中国甜柿鄂柿一号...
关键词:甜柿 涩柿 单宁 果胶 相互作用 脱涩 
柿果脱涩机理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9
《园艺学报》2016年第9期1653-1664,共12页徐君驰 张青林 徐莉清 郭大勇 罗正荣 
大别山特色资源开发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项目(2015TD01)
从柿品种分类新体系出发,结合柿果发育特点,尤其是单宁细胞发育和原花青素代谢研究近况,重点从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对柿果脱涩机理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系统评述;比较完全甜柿和非完全甜柿,以及中国甜柿和日本甜柿脱涩方式、特点及...
关键词: 柿单宁(原花青素) 脱涩 完全甜柿 中国甜柿 
柿果脱涩机理及人工脱涩方法被引量:8
《现代园艺》2007年第2期26-27,共2页辜青青 房剑锋 
柿的涩味主要来自果肉中的单宁物质(C14H20O9),柿果是诸多果实中单宁含量最多的水果。日本学者棍浦(1946)根据果实脱涩与果肉褐斑形成和种子数目的关系,将柿分为完全甜柿、完全涩柿、不完全涩柿和不完全甜柿4个品种群。我国传统...
关键词:脱涩方法 脱涩机理 柿果 人工 罗田甜柿 单宁含量 不完全 日本学者 
部分中国原产甜柿种质果实脱涩类型的鉴定被引量:9
《园艺学报》2006年第2期370-373,共4页张永卓 张艳芳 罗正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925)
以部分中国原产甜柿为试材,通过对可溶性单宁含量测定和单宁细胞切片观察发现,在果实接近成熟时,‘罗田甜柿’、‘宝盖甜柿’、‘秋焰甜柿’(鄂柿1号)果肉中单宁细胞较小,所占比例较低,可溶性单宁含量低于0.2%。因此确认供试中国甜柿种...
关键词:甜柿 甜涩性状 单宁 
柿饼人工干制过程中单宁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
《西南园艺》2001年第2期3-3,共1页刘冬 李世敏 张家年 
研究表明 ,柿果脱涩初期ST逐渐降低 ,IST相应增加 ,TT基本不变 ;脱涩后期 ,干制过程中ST出现滞后期。ST、IST、TT在整个干制过程中皆呈逐渐减小趋势。柿饼人工干制工艺最优条件为 :用 2 5 0mg/kg的乙烯利或 40 %酒精对柿果处理 36h,削...
关键词:柿饼 单宁 人工干制 脱涩 变化规律 
柿饼人工干制过程中单宁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2
《山西果树》2001年第1期6-7,共2页刘冬 李世敏 张家年 
对柿饼在人工干制过程中单宁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柿果脱涩初期 ,ST含量逐渐降低 ,IST含量相应增加 ,TT基本保持不变 ,但在脱涩后期 ,经脱涩剂脱涩处理的柿果 ,在干制过程中 ST出现滞后期 ,随着脱涩剂浓度增加 ,滞后期出...
关键词:柿饼 单宁 人工干制 脱涩处理 
柿饼加工过程中乙烯利对脱涩和干燥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果树》1997年第4期24-25,共2页张家年 刘冬 谭军 解洪 
柿饼加工过程中乙烯利对脱涩和干燥的影响张家年刘冬谭军解洪(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系,武汉430070柿的涩味物质是单宁,存在于单宁细胞的原生质中。单宁分为两类,一类是可溶性单宁(ST),与舌粘膜蛋白质凝固使人感觉到涩味...
关键词:柿饼加工 乙烯利 脱涩 干燥 
柿脱涩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280-283,共4页张家年 胡慰望 陈妙颜 王清章 谭军 
农业部"七五"06-02-04重点课题
以涩柿为原料采用CO_2、乙烯利和乙醇等进行制作柿酱前的脱涩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用CO_260—75%,或乙烯利250—300 mg/kg,或乙醇35—45%等三种脱涩剂对完整的柿果进行脱涩,然后打浆制酱是适宜的。
关键词: 柿酱 柿子脱涩 脱涩剂 
柿酱复涩的成因和防止复涩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112-116,共5页胡耀星 谢笔钧 张家年 陈妙颜 胡慰望 
农业部"七.五"02-02-04重点课题
自然脱涩柿加工成柿酱,在95℃恒温下加热浓缩,加热至60分钟时即出现涩味,这时可溶性单宁(ST)含量为0.60mg·g^(-1),单宁聚合度为42.9%。加热温度为70,80和90℃时,即使加热至120分钟,其ST含量也仅为0.42,0.50,和0.59mg·g^(-1),低于上...
关键词:柿酱加工 脱涩 复涩 柿酱 单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