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安全性

作品数:48被引量:27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会娟刘锐平曲久辉乔铁军张锡辉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食品学报》《农产品加工》《流程工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方某市不同水源及工艺给水系统微生物处理效果比较
《净水技术》2025年第4期71-80,共10页许皓 赵蓓 汪洋 李相宜 蔡佳男 杨杨 李玉仙 
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1K01KLDWST)。
【目的】随着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不断完善,给水微生物安全性和风险管控要求日益提高,当前对净水工艺各单元微生物去除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少,比较各单元对微生物的去除效果可使水厂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调节各工艺单元。【方法】文章选...
关键词:微生物安全性 净水工艺 供水管网(DWDS) 氯消毒 超滤 
超高压技术在果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农产品加工》2025年第7期97-101,共5页张建峰 刘晓霞 薛永春 郑海武 张美枝 雷蕾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MS03044);内蒙古特色果酒系列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能力建设项目(BR221046);内蒙古特色果酒系列产品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NJCXY-19-05);新工科背景下食品学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ZYZD202303);2022年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2208YZDI01);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2022ZZC066);基于宏基因组de novo高通量测序对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NJZY23118)。
食品超高压(Ultra high pressure,UHP)技术是传统热处理的有效替代方案,能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进行,且能保持食品原有色、香、味和营养成分,具有耗能低、对环境无污染、杀菌均匀彻底等优点。对某些食品,可有效杀灭导致果蔬变质的病原菌...
关键词:果汁饮料 杀菌 超高压技术 抗褐变 微生物安全性 
宠物熟食加工工艺参数与微生物安全性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食品工业》2025年第5期129-131,共3页赵丽霞 
宠物熟食加工过程中,由于原料处理、加热工艺、包装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微生物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成为行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试验分析了加工温度、压力和pH值等工艺参数对宠物熟食中微生物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
关键词:宠物熟食 加工工艺 微生物 
热风辅助射频烘烤处理对扁桃仁抗氧化性及微生物安全性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5年第4期198-204,共7页王绣珊 徐圆融 敬璞 焦顺山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ZR1430000)。
相较于传统烘烤方式,热风辅助射频(hot air-assisted radio frequency,HA-RF)技术用于坚果烘烤展现出巨大的优势。为探究HA-RF烘烤处理对扁桃仁抗氧化性以及微生物安全性的影响,该研究使用3种烘烤强度处理扁桃仁:HA-RF1(目标温度130℃,...
关键词:射频 烘烤 抗氧化性 粪肠球菌 致病菌 
二次供水系统不锈钢改造对水质微生物安全性的成效
《净水技术》2024年第9期136-141,共6页范晶璟 白晓慧 
高品质饮用水智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沪水科2023-04)。
二次供水系统材质对输配水质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二次供水系统更新不锈钢材质对管网微生物水质改善成效,采用基于R2A贫营养培养基的异养菌平皿计数(HPC)检测方法和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的微生物组学技术对上海市直饮水示范区不...
关键词:饮用水 不锈钢管材 异养菌平板计数 微生物组高通量测序 管网水质 
啤酒企业酸啤产品及生物安全性应用概况
《中外酒业》2023年第15期34-39,共6页李志豪 赵飞函 刘月琴 贺立东 王涛 
酸啤目前在市场中属于小众产品,但在近年精酿产业发展中,酸啤成为了增长的中坚力量。酸啤酒是人类最早酿造的啤酒之一,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着极佳的产品延展性。本文对现主流酸啤产品的分类进行了梳理,并站在企业端对酸啤在公司产...
关键词:酸啤酒的分类 古斯啤酒的历史 酸啤的酿造工艺 微生物安全性 
真空低温加热制品的品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年第5期1408-1413,共6页陈美玉 周雅琪 黄佳茵 李苑 葛雨珺 胡亚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871868);宁波市公益计划重点项目(2019C10083)。
真空低温加热技术是指将原料或半成品食物经过真空密封包装后在较低温度(动物源制品50~70℃,植物源制品80~100℃)下长时加热,提高产品品质和安全性,减少营养流失的方法。本文综述了真空低温加热技术对动物和植物源制品中的品质及安全性...
关键词:真空低温加热技术 动物源制品 植物源制品 微生物安全性 杂环胺 植物色素 
小小TPE为医疗产品的安全把好关
《环球聚氨酯》2019年第9期22-22,共1页
TPE是第三代聚合物材料,与硅橡胶或任何其他热固性聚合物相比,它具有许多优点,如速度快、效率高、加工经济等。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的市场分析报告,从2018年到2023年,全球TPE市场有望以年复合增长率6.24%的速度保持增长。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测试 防腐剂 TPE 硅橡胶 ISO 微生物安全性 滴眼液 
应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比较风干肉中细菌多样性和微生物安全性被引量:32
《食品科学》2019年第8期33-40,共8页田建军 张开屏 杨明阳 景智波 李权威 赵丽华 靳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1660439);"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E0106200);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1701008发酵肉制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开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MS0311;2017MS0363);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ZY17445)
为了解风干肉制品中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微生物的安全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风干肉制品中细菌16S rRNA V4区基因序列,进而比较不同风干肉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差异。结果显示,14个样品共获得466 975条有效序列,...
关键词:发酵肉制品 传统细菌群落结构 微生物安全性评价 高通量测序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性评价进展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年第2期7-9,共3页宋彦仪 
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基因组中,这一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异种微生物之间的天然屏障,从而使生物体获得了新的生物学性状。异种微生物间的天然的杂交屏障存在天然屏障,但是可以利用转基因生物技术打破,实现微生...
关键词:生物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技术 动物 转基因微生物 转基因生物技术 生物学性状 天然屏障 外源基因导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